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这么两类父母
一类是,宝宝稍微有点咳嗽发热就赶紧送医,被医生打发回来却依然忧心忡忡的焦虑性家长;一类是,无比淡定,宝宝发烧后镇定自若运用退烧药,等到宝宝烧了三四天没退烧,医院,一拍片,傻眼了——肺炎!内心自责无比,然后自动升级为第一类家长。
王女士的儿子刚出生就是个7斤半的大胖小子,平日里很招人喜爱。可没过几天王女士给宝宝喂奶时发现,原本吃奶挺有劲儿的宝宝,不知怎么吸奶没有力气了,不那么爱吃奶了。而且,宝宝还总是呛奶,甚至奶水从鼻子里流了出来。
但宝宝不咳嗽,不发烧,也不哭不闹。后来又发现宝宝的小嘴总往外吐泡沫,脸色发白,口唇发青,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新生儿肺炎”。
王女士和婆婆不相信,宝宝既不发烧也不咳嗽怎么会是肺炎呢?拍了胸片,证实宝宝确是肺炎,而且很严重。医院太晚了,经过好一番抢救,才保住了宝宝的性命。
什么是肺炎?
肺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也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对于婴幼儿来说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因此家长们一旦遇上宝宝感冒便非常害怕宝宝得肺炎。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细菌、支原体、病毒、吸入性异物等都可能引起肺炎。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或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延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
宝宝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哭声无力
呼吸快。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每分钟40次左右,新生儿肺炎患儿呼吸可增加到每分钟60次以上。
青紫。肺炎患儿可以出现口周青紫,重症患儿口唇、指(趾)甲床、头面部和全身都可以现青紫。青紫是缺氧的表现。
咳嗽。新生儿患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宫内感染性肺炎时往往没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呼吸道症状相对多一些,可表现为吃奶时的呛咳,单声咳以及短暂的咳嗽。
发热。大部分新生儿肺炎不发热,即使发热体温也多为低热,持续时间多为2-3天,很少超过一周,重症患儿有时不但不发热,仅表现为体温不升。
口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特征之一,白沫主要来源于气管内分泌物。
其他症状。如吃奶欠佳、精神弱,有的患儿还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何辨别早期肺炎?
平静状态下数呼吸次数,可帮助准爸妈识别早期肺炎。
1、两个月以下婴儿呼吸大于等于60次/分钟;
2、2~12个月婴儿呼吸大于等于50次/分钟;
3、1~5岁小儿呼吸大于等于40次/分钟。
如果宝宝呼吸次数大于以上数值,就说明呼吸急促,有发生肺炎的可能,医院治疗。
家长在家应该如何护理肺炎宝宝呢?
1、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2、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
3、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不要太干燥。
4、小婴儿尤其要注意合理喂养,少量多餐,严防呛奶。
5、由于吃奶时会加重喘息,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6、不愿吃奶的肺炎宝宝,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7、宝宝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8、需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宝宝患肺炎后为什么反反复复?
没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患肺炎后只要治疗及时,一般7-14天就能痊愈,不用担心抵抗力受影响。但很多家长却说“宝宝患了肺炎后反反复复好不了…”对此,家长应该反思一下:
01
治疗到位了吗?
有些家长怕吃多了药对宝宝影响不好,一旦宝宝烧退了或咳嗽减少了,就停止治疗,导致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反复难愈。
02
预防做到位了吗?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宝宝得肺炎:
1、远离病源
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呼吸道感染的人。特别是疾病流行的季节要少带宝宝出门,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果有家人患感冒一定要减少和宝宝接触。
2、缓慢降热
宝宝出汗时不要待在风口处,也不要让宝宝喝冷饮,这样会让宝宝敞开的汗毛孔迅速闭合,从而会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当宝宝出汗时,不能脱衣服,要让孩子静下来。
3、常喝温开水
多让宝宝喝温白开水,温开水不但能预防感冒,还对宝宝胃肠道与肺部有益。
4、及时增减衣物
宝宝不比大人耐寒,但他们喜欢运动,所以只要和大人穿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家长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的给宝宝增减衣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z/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