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率显著下降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管向东我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左二为管向东

庚子英雄

战“疫”第45天

心语心愿:

国有难,招必至,战必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尽量多救活病人。

1月29日,身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的管向东教授,联合重症医学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负责人,向全国同道发出倡议书,呼吁“到武汉去!到湖北去!”四天后,他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工作时间为“即日起至任务完成。”

从那天起,58岁的管向东作为专业领域的“最强大脑”之一,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巡查,筛选最严重的患者,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直面最凶险的战斗。由于表现出色,他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刘星亮

医者奉命于疫虐之际

“随着疫情发展,死亡率开始上升,我意识到重症医学势必要在战场上扮演主力军角色。”农历庚子新年伊始,从医三十多年的管向东敏锐地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救治面临的严峻性,他做好了奔赴疫区中心的准备。

1月29日,管向东与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两位负责人,联合向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发出《齐心协力,拯救生命,打赢疫情阻击战——致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倡议书》。

“哪里需要抢救生命,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发起并执笔写下这份倡议书的管向东解释说,重症医学专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与现代医学面对的灾难、瘟疫、战争和临床医疗生命支持、救治的密不可分。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也清楚地反映了这个专业在灾难中、在国家重大卫生事件中的历练与成长。

在与新冠肺炎的较量中,重症医学专业人员同样表现出大无畏的气概。管向东说,倡议书发出后至2月17日,全国各地赶赴湖北的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超过了1.1万,接近重症医学从业总人数的10%,在当时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占到了三分之一。

争分夺秒抢回患者生机

接到国家卫健委命令的十多个小时后,管向东即抵达武汉。他一刻也没有停歇,2月3日当晚,便出现在堪称疫情“风暴眼”医院。

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管向东的任务是到新冠医院进行指导、巡查,并筛选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转院进行集中救治。这一个多月来,他的医院。

“最难的时候,让你哭的心都有!因为一开始是猝不及防的‘遭遇战’,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人员忙于抢救,也无法区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回忆起初到武汉时见到的抢救情形,即使在ICU里见惯了生死的管向东也为之唏嘘不已。

当时,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对医务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灵冲击。“在病房里,最难受的场面就是今天上午去查房的时候,一个患者还对你竖大拇指,向你敬礼,下午人就走了。”管向东说,新冠病毒肺炎导致机体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所有的脏器功能都受到打击,到了一定阶段,医生也回天乏力。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咬牙挺住,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管向东马不停蹄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进行排查,挑选出需要重点治疗或者转院集中收治的患者。每天都有人病情发生变化,专家组前后三轮巡查,力争不遗漏一人。“四个集中”让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有序起来,使得湖北新冠肺炎死亡率明显下降。

募集珍贵医用正压头套

在武汉,管向东的房间里藏着一个“秘密”。

“最多时,我房间里放着近50套医用正压头套,每套均价近3万元。这可是珍贵的物资啊!”管向东说,危重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气管插管,但这项操作如果防护不当,会有很大的感染风险。疫情初期,武汉缺乏防护物资,医护人员无法做到早期插管。他得知消息后,马上发动海外的同学捐赠了一批正压头套。

当他受国家卫健医院指导时,他会专门赠送给需要为患者做气管插管的基层医务人员。“还医院,我送一个正压头套,给他们鼓劲;已医院,我送两个头套,表示奖励。”管向东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同行,同时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天门市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一度位居湖北第一,2月8日,管向东只身赶赴天门指导救治,并送出了正压头套。一整天的工作结束后,晚餐就是一个简单的盒饭,匆忙吃完便赶回武汉继续工作。在车上,睡得迷迷糊糊的管向东被同事的“元宵节快乐!”

难言快乐。真正让他“有感”的是接下来两周,天门病死率显著下降。对一个重症医学专家来说,这是最好的回报。

利用专业经验救更多人

医院救治患者的医疗队员相比,管向东的工作属于“一直在路上”。“医院就要换一次隔离衣。医院,一天能换三套隔离衣。”管向东说,但隔离衣里面的衣服没法换,“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那滋味,没法说!”

重症医学人专门跟“死神”较劲,看到垂危的患者,职业本能让他想去抢救。2月16日到18日,在当时死亡率跃居全省第一的湖医院,管向东就亲自扑上去抢救患者,示范如何调节呼吸机参数,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

但是,更多的时候,他面临的是“救一人还是救更多人”的两难选择。“一次抢救,只能救一个。但如果我利用专业经验,为同行们制定好抢救策略,指导大家调整好工作方式,就能拯救更多患者。”管向东说,湖北重型、危重型患者众多,而各地赶来支援的医护人员重症医学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更好地提高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急需一个简明实用方案指导临床一线工作。

在繁忙的巡查工作之余,管向东会同国家专家组成员高效严谨地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由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下发湖北及全国各地。

这一方案介绍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临床区分,抗病毒药物及抗菌药物的选择,特别提出对符合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及时进行插管,不推荐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为临床重症治疗提供了实战依据,进而有力促进了患者病死率的降低。

“我们重症医学人其实不是看病的,是救命的。”管向东说,站在病床前,他希望努力再努力,“多救活病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tslf/13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