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汀教授不去做肺功能隐藏在社区的慢阻肺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有重大发现:已经过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有60.2%并没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要想把他们给真正地筛查出来,以往的做法只能靠肺功能检查,因为没有症状他就不会去主动就诊,不去主动就诊,我们也不大可能早期发现和给予早期干预治疗。

临床会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但肺功能检查正常;二、患者肺功能检查异常,但没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这两部分人群的存在都应该引起我们广大的呼吸科大夫和基层的全科大夫重视。

经常会有人问,哪些人需要警惕慢阻肺?我们对照了我国的GOLD指南和英国NICE指南,尽管两者列举条目不太一样,但基本上大同小异的。来看看:

GOLD指南强调,40岁以上人群,至少具有以下因素要考虑是慢阻肺: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有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接触,如吸烟、生物燃料的暴露、职业的暴露等等,还有慢阻肺家族史,有儿童时期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史。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再加上40岁以上人群,认为就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英国NICE指南大家都很熟悉,这是英国国家级的指南,他们根据不同疾病制定了多种指南。它在40岁年龄的基础上年轻了5岁,是35岁以上,有危险因素如吸烟,同时具有以下1个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冬季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以及喘息。

「筛查问卷」能发现隐藏在社区的慢阻肺

大家都知道,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那除了这个金标准,我们是否还能有别的办法能更早地发现这个病呢?我们来看看在社区在基层医疗机构,哪些方法是适合基层大夫使用,来筛查出早期慢阻肺患者的。

我们在基层医疗机构常用的筛查方式主要是两种方法,一个是筛查的问卷,其中包含很多种;一个是手持式的,就我们常用的小肺量仪。问卷有它的优势,操作简便,成本比较低,也比较快,几句话就问完了。手持式的小肺量仪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慢阻肺诊断需要的相关数据,同时也可以进行肺功能的居家动态监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慢阻肺最常用的筛查问卷。在社区的疾病筛查里边,特别是大规模的人群筛查里边,这个是最常用的,因为时间成本消耗少,也简便、高效。重点给大家介绍的问卷包括3种,有两种是国外的问卷,一种是国内的问卷。

两种国外的问卷,一是慢阻肺的诊断问卷,CDQ;二是慢阻肺的人群筛查问卷,COPD-PS。国内的问卷是基于我们国人,自己的专家研发的慢阻肺的问卷COPD-SQ。

到底哪种才是最适合我国慢阻肺患者的、并且能把这部分隐藏在社区不被发现的患者第一时间筛查出来的「杀手锏」呢?我们一步一步来告诉大家。

慢阻肺的诊断问卷是目前在世界上研究应用最普遍最广的慢阻肺的筛查问卷,在年由price教授提出,并且做过了许多的人群验证。他诊断问卷主要包括了8个问题——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的情况、天气对咳嗽的影响、日常的咳痰情况、晨起咳痰的情况、喘息的情况以及过敏的情况。

我们来看看这张问卷,它分了不同的年龄段,给的分数不一样,比如40~49岁,给的分数就是0分;50~59岁就会给4分。还有吸烟的总量,1年0~14包,给的是0分,15~24包给的是2分,依次递增。还有体重,BMI的指数小于25.4是给的5分,25.4~29.7,给的1分,大于29.7给的0分。

以此类推,经过这8个问题以后,最后总的分数给了诊断慢阻肺的临界值,是16.5~19.5。如果是16.5的话,诊断慢阻肺的敏感性是58.7,也就是说,有一半多一点的敏感性,特异性是77%。正确的分类率能达到75%,也就是3/4的样子。如果诊断的临界值达到19.5,它的敏感性能达到80.4%,敏感性高了,但特异性相应降低了到57.5,它正确的分类率是61.8%。

再来看这个有关于应用慢阻肺诊断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荟萃分析。这个荟萃分析纳入了4项人群的慢阻肺筛查的研究,发现如果是用临界值A的话,用16.5临界值,它敏感性在这个4项调查的人群里边是87.5%,特异性38.8,也就是说敏感性还不错,但特异性相对比较差。如果用临界值B,也就是19.5临界值,它的敏感性能达到64.5%,特异性达到65.2%,也就是说,这是牺牲了一部分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增加了将近1倍的情况。

另一种我们常用的慢阻肺的筛查问卷就是COPD-PS问卷,这是由美国的慢阻肺基金会研发的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筛查问卷,也是我们国家慢阻肺的基层版诊治指南推荐的问卷。这个问卷相对比较简单,只含有5个问题:吸烟的情况、年龄的情况、气短情况、咳痰情况、活动耐力的情况,问卷如果得分大于等于5分,我们就要考虑他可能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这是它的问卷的具体的指标,比如第1个问题,过去的1个月内,您感到气短有多频繁?第2个问题,您是否咳出东西?如粘性或者粘液、痰等等,一共是每个项目得分5个项目得分加在一起有个总分,大于等于5分的话,作为临界值就考虑是慢阻肺。按照这个临界值,它诊断慢阻肺的敏感性是84.4%,特异性60.7%,阳性预计值56.8%,阴性预计值是86.4%,正确分类率是69.7%,也就是将近70%的慢阻肺患者能被诊断出来。

刚才我们说的慢阻肺的诊断问卷或者COPD-PS问卷都是国外的专家(特别是欧美的专家)研发出来的,他们主要是把吸烟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份问卷特别适合国外人群,到底适不适用于我们国内把它作为慢阻肺的筛查问卷呢?答案是,有可能并不适用。但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知道这些内容。

那么哪种调查问卷才适合我们呢?

我们国内由广州医科大学的冉丕鑫教授团队,基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的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研发了适合国人的慢阻肺的筛查问卷COPD-SQ问卷。这个问卷主要包括7项的内容:年龄、吸烟指数、BMI、咳嗽、气促、家族的呼吸疾病史以及生物燃料的暴露史。该问卷把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比较有特征的慢阻肺危险因素生物燃料暴露加到了问卷里。

问卷也是把临界值分成了16分,如果达到16分或者以上,要考虑患者确实有慢阻肺。敏感性60.6%,特异性很好,能达到85.2%,正确的分类率能达到82.7%,比刚才我们说的那两个问卷,它的正确分类率是更高的。

比较一下这几个问卷的整体情况,第1是CDQ,目前在国际上应用最广的;第2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COPD-PS;第3是基于国人的COPD-SQ。我们看正确的分类率里,第1个问卷正确率最高达75.4%,第2个问卷69.7%,第3个达82.7%。事实证明,我们自己研发的这份筛查问卷才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问卷。

国产小肺量仪比国外肺量仪更强大,可同时诊断多种指标,一次确诊

除了筛查问卷,我们在基层主要的慢阻肺筛查工具就是手持式的或者是便携式的肺量计的检查。

在国外,手持式的肺量计的检查主要测的是FEV1比FEV6,因为我们都知道,慢阻肺的确诊是FEV1比FVC,他们经过研究发现FEV1比FEV6跟FEV1比FVC的相关性很好,它能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气道阻塞的情况,同时它既能检测FEV1、FEV6、呼气峰流速PEF,还能检测一些通气相关的指标。这是国外进行的手持式的小肺量仪。

我们国产的小肺量仪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它有个特点就是能够同时检测FEV1、FEV6、FVC、PEF等指标,就是我们通气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得比较全,同时我们诊断慢阻肺经典的FEV1比FVC的指标,通过我们国产的小肺量仪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来,不需要再换算。这样我们就能够对于病人进行直接的诊断,而不只是初步判断气道有否阻塞。

这种手持式的小肺量仪实际上有两个应用场景,医院里边,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筛查用的,我们看它下边有电脑或者是类似ipad的这种东西,它的软件是安装在ipad或电脑里边。病人吹气的数据传到电脑里可以正式打出报告,这是在基层作为筛查用的,也可以在家把肺功能仪的相关软件安装到患者或其家属的手机APP里,方便进行肺功能的长期随访监测,因此它有两个应用的场景。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高血压的病人还是糖尿病的病人,实际上大家都有这个意识,在家里买个血压计或者是血糖仪,长期监测自己血压、血糖,看是否有动态变化,并且根据变化调整药物——哮喘患者强调呼气峰流速,要买个小的仪器,在家里监测哮喘的病情变化;慢阻肺患者居家的监测设备我们目前没有,包括在指南里边也没有特别地推荐,但我觉得这种手持式的小肺量仪是对于慢阻肺患者居家监测很有未来、很有前景的管理辅助方式。

经常会有大夫问手持式肺量计到底测得准不准?这也是我们呼吸科大夫会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rq/13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