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和探讨
因为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培养结果滞后,如果肺炎都需要明确病原学才用药,往往会耽误了病情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鉴于不同场所发生的肺炎具有相应的病原学特点,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经验性治疗,及早地进行选择性用药,有助于及时改善患者病情。
因此,目前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肺炎多按患病环境分成两类,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在既往《内科学》教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是: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后发生的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其中,呼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
在新的《内科学》(第9版)》教材,虽然肺炎按照患病环境依旧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两大类,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发生了改变。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新定义将其设定在“病人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为前提条件,从这个定义来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既然按患病环境,肺炎只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两大类,而重要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既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其它,也不单独成一类。
这样的更新妥当吗?呼医院获得性肺炎到底是什么关系?导致病人死亡率高,应非常值得重视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它到底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
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年的HAP处理指南中,将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并细化,首次明确提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的概念并将其归于HAP。
VAP指经气管插管或切开进行机械通气48~72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且较特殊的HAP,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HCAP主要包括下列肺炎病人:①近90天内曾住院≥2次;②长期居住在护理院活慢性病护理机构;③在医院或门诊部接受透析治疗;④本次感染前30天内接受过静脉治疗(抗生素、化疗药物)或伤口护理。
但是,年IDSA/ATS发布的CAP指南则认为除了长期居住在护理院或慢性病护理机构的患者外,HCAP所涵盖的其他病人仍然可以根据其特定病原体按CAP处理。
也就是说,CAP、HAP、HCAP、VAP具有并列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总结和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均具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按患病环境,肺炎只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两大类,且一般来说,HAP包括HCAP、VAP,但新教材将“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更新为“病人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前提条件下,导致重要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既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其它,也不单独成一类。这样的更新妥当吗?这样的更新是不是缺乏教材本该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您认为正确的定义和分类应该如何?欢迎在留言中说出您的观点。投票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谢毅,胡品津.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刘又宁.呼吸内科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6]曹彬,蔡柏蔷.美国胸科协会和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的修订:中华内科杂志,,44(12):-
[7]施毅.医院获得性肺炎最新诊治指南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4(4):-
作者:王生成
来源:科普医哥
致谢:欢迎转发邀请更多同仁来参与讨论和指导,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