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吐奶应该怎么办

更多请加互动   

程度轻的生理性吐奶并不至于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其实频繁吐奶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大风险。因为万一宝宝被吐出来的奶呛到气管又没及时处理的话,会引发肺炎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所以今天就分享一些宝妈们应该掌握的小技巧,有效避免宝宝们频繁吐奶。

宝宝为何易吐奶

  宝宝吐奶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吐奶,宝宝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张力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形象地说,宝宝的胃就像一个敞开口的瓶子被斜着放置,里面装满的水很容易被轻微的振荡摇出瓶口。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过早添加辅食等都是造成新生宝宝易吐奶的重要原因。

  吐奶常在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出现,出生后两个月左右最为严重。当然,每个宝宝的吐奶轻重不同,一般七个月后吐奶情况会明显好转甚至消失。生理性吐奶只是将宝宝吃进的少部分乳汁吐出,没有呕出的大部分乳汁会被宝宝正常吸收、消化、利用,所以即便大多数宝宝都吐奶,但很少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 

怎么避免吐奶

  1.喂奶姿势要适当喂奶速度要控制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有的妈妈乳头的出奶孔比较大,或部分宝宝天生喝奶比较急,喂奶时容易吸入较多的空气,会呛着或者吐奶。妈妈们可以用手指有节奏的按压乳房,减缓出奶量,控制宝宝的吸奶速度。如果给孩子喂的是配方奶,妈妈们可以考虑更换出奶量小一点的奶嘴。

  此外,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如果妈妈们不确定宝宝的食量有多大,建议给宝宝少吃多餐,减少每次喂奶的量,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宝宝不哭闹,说明他们并没有感觉到饿,妈妈们不用太担心。

  2.喂完要拍嗝

  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防止新生儿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另一种拍嗝方法是端坐大腿拍嗝法,妈妈坐着,让宝宝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支撑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即可。拍嗝的时候宝妈们可不能心急,要慢慢来。

  3.喂完睡觉姿势要适合

  吃奶后如果宝宝睡着了,往小床上放的时候动作要缓慢一点,最好是采用侧睡的方法,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吐奶。平躺的时候吐奶,奶水很容易从鼻子里出来,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宝宝清理鼻腔,很容易造成宝宝呼吸不了,造成危险的事情发生。一般来说,宝宝可以保持侧睡姿势2~3个小时。如果家长担心宝宝的头型和压迫内脏的问题,可以在1小时后,给宝宝换个睡姿。

  另外,还应该备一块小毛巾,叠成三角形,从孩子一侧耳边搭到另一侧,这样就算宝宝溢奶,也不会弄脏枕头或流到耳朵。保持宝宝耳朵的清洁很重要,因为宝宝耳蜗浅,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

  4.避免宝宝的腹压过

  腹压增高会挤压胃部,诱发吐奶。不要给宝宝穿太紧的裤子,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包的过紧,更换纸尿裤时不要将腿抬得过高。另外,不要过紧地拥抱宝宝,刚吃完奶时不要逗引宝宝。乐乐妈以前给乐宝穿纸尿裤时总是包得紧紧的,生怕漏出来。后来发现这样很容易引起宝宝吐奶,就没再包那么紧了。

 

出现吐奶怎么处理

  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到了,宝宝还是出现吐奶的现象,宝妈们别担心

  1、平躺时发生呕吐,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2、在宝宝躺着时要把他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宝宝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给他补充些水分。

  3、宝宝吐奶后,如果马上给他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宝宝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

  5、如果宝宝吐奶后不小心呛到了,千万不要竖着抱,因为竖着抱时,这些奶液等物质不容易被咳出来,反而进入了更深的部位,导致呛咳问题会更加严重。所以建议,在孩子呛奶时,让孩子趴着,最好是头低点,叩击孩子的背部,这样容易把一些奶汁或分泌液咳出来,这样很快就能制止呛奶。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更多营养育儿知识,点击内容更精彩

辅食添加:合理补铁,宝宝健康迎新年

益生菌:益生菌的前世今生

科学喂养:宝宝便秘不要怪奶粉!别忽视这些原因......

配方粉:请认准奶粉1、2、3段的区别

温馨提示:欢迎留言互动,您可以给我们关于育儿,营养,等方面的问题留言哦!

同交流关于门店管理,销售技巧,育儿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我们有专人负责拉大家进入各省份的交流群!

扫描助理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jjs/11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