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看反晕征,一定要结合临床!
所以,要看完第一篇,再看这一篇,才有意思!这是中篇小说!就像漫威电影,可独立成章,但连贯着看,才有味。
上一期
肺CT反晕征:结合临床破解奇怪的反晕征
反晕征,结合临床看,或者依靠病理,才能更好的明确诊断。
很多文献的结论:反晕征没有特异性!
那还要反晕征干什么?
我觉得:一旦出现反晕征,这个患者几乎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细菌性肺炎;结合临床,很多也不是肺癌;间质性肺病反而多见。
下面进入实战病例,这些病例大多数也是按照反晕征的鉴别诊断步骤,筛查留下的,少数几个除外。
例1:一名60岁的女性,反复肺炎样表现6月,自身抗体正常,感染相关检查未发现感染迹象,胸片显示肺部病灶呈游走性(提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巴细胞高达57%(提示过敏性肺炎),经支气管活检:非特异性炎症。多学科会诊考虑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激素治疗4个月后缓解。
例2:一个54岁女性,咳痰、气促4周,抗生素治疗无好转。肺活检考虑过敏性肺炎。激素治疗好转。
说句实在话,上面的反晕征,很像肺结核,但是病理更霸气!误诊不可避免。
例3:一个52岁女性,咳嗽、气促4月,抗生素治疗无好转。CT示反晕征(提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外科肺活检证实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诉口干,查SSA++,SSB弱阳性,Jo-1+,centromereB+。最终诊断: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激素治疗6天后症状减轻,6月后复查CT病灶好转。
假如没有反晕征,上面的CT也很像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例4:结节病。
例5
A:一个28岁的非吸烟男性,有过敏性哮喘的病史。由于咳嗽和发烧的发作,已在6个月前住院。胸部X光片显示双侧浸润阴影在肺上部和中部,诊断为双侧肺炎。病人用头孢曲松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15天,无好转。实验室检测显示高嗜酸性粒细胞水平(13.5%)和ESR升高(42mm/h)。自身抗体检测正常。
6个月后进行胸部HRCT扫描,显示反晕征。
发热咳嗽,有哮喘病史,高嗜酸性粒细胞水平(13.5%),抗生素无效,CT显示反晕征,推定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加(25%)。激素治疗好转。
B:一个33岁女性,发热、头疼。血常规显示高嗜酸性粒细胞水平(32.6%)。自身抗体阴性。病原学检查阴性。病理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结合临床,似乎就不那么复杂了。
例6:一个44岁女性,干咳,轻度气促。CT示反晕征。病理诊断:结节病。
双侧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本身就提示结节病。
反晕征结合其他征象,线索就有了。
例7:一个21岁女性,进行性加重的咳嗽、气促3月。血常规:嗜酸细胞21.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加(45.4%)。激素治疗好转。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例8:罕见情况,结节性硬化症患者肺CT也可见反晕征。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rq/1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