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
吸
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相关消息
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脏器功能减退,长寿老人误吸发生率高达50%,明显高于低于90岁的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机体功能较差,自主饮食较为困难,且多存在机械通气,其误吸发生率58.33%。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存在恶心、呕吐和胃食管反流等症状,其误吸发生率为54.54%。
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吞咽能力都与误吸的发生相关
......
1
什么是“误吸”?
误吸
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
01显性误吸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甚至发绀、窒息等表现,继而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已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从气管切开处,咳出胃内容物及食物也属显性误吸。
02隐匿性误吸由于疾病、年老或睡眠等原因,导致咳嗽反射通路受损或迟钝,在发生少量或微量误吸时,患者当时没有刺激性呛咳、气急等症状。
2
误吸的危害
误吸是老年危重病人经口进食时常见的并发症,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及时的救治,可引发吸人性肺炎或加重肺部感染,致使患者的病程延长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
3
误吸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口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发生误吸,所以高龄是老年人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1年龄因素
吞咽功能障碍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变、帕金森等疾病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引起误吸。
2吞咽功能
老年患者的体位与误吸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鼻饲体位在15~30°,会增加反流物及分泌物逆流的机会导致误吸;
进食过程过快、过急、过多等都会增加误吸几率。
3进食体位
机械通气可增加腹压,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
4机械通气
昏迷、嗜睡等意识障碍者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对气道内的分泌物和误吸入气管内的食物或异物不能及时咳出,造成误吸。
5意识障碍
4
误吸的预防
摄食前评估
预防措施
1
误吸知识宣教
对家属及陪护进行误吸相关教育:包括识别误吸发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认识哪类患者有误吸危险,预防误吸的方法等;
2
清洁口腔
餐后应进行认真细致的口腔清洁,以防止口腔内残留食物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发生误吸;应尽早进行吞咽康复等;
3
尽量坐位进食
意识清楚老年人进食时,应保持体位舒适,尽量取坐位或半卧位,颈部轻度屈曲,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保持此种姿势半小时左右。
意识障碍者,取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或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嗜睡的老年人,宜在餐中和餐后保持坐位;
床头角度30~60°能有效减少误吸的发生。
4
细嚼慢咽
健康老年人进食提倡细嚼慢咽;
对吞咽功能不全的老人在喂食时需注意速度,在喂下一口时确保上一口食物已经吞咽入胃;
避免进食汤类流质(包括水)及干硬食物,应将食物做成糊状。
5
鼻饲
对反复发生误吸的老人可以行鼻饲治疗,进食前要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应确定在胃内后方可注入,以防误灌;
每次灌注前检查胃内残留液,如残留液多时应暂停进食;鼻饲食物的量每餐不宜过多;
注入的速度不宜过快,以15~30分钟喂完为宜;
温度在40℃左右较合适,以免冷热刺激而致胃痉挛造成呕吐;
6
进食前充分咳嗽
对呼吸功能不全的老人,如咳嗽、多痰、喘息的病人,进食前要鼓励患者充分咳痰,最好吸氧15-30min,以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导致误吸。
防误吸口诀
吞咽功能不协调,发生呛咳要警惕。
进餐环境要安静,专心就餐关电视。
食物软硬要适度,年糕饼干不易食。
进食体位很重要,端坐颈部向前屈。
卧床患者进餐时,床头一定要抬高。
遵照指导选餐食,少食多餐为标准。
每日进餐四五次,每口进食一小勺。
避免使用口呼吸,咳嗽呃逆禁吞咽。
健侧口腔来咀嚼,下咽食物稍低头。
口腔卫生很重要,饭后漱口好习惯。
本文作者:
主治医师·孙倩倩
主要从事老年病学及老年糖尿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白癫疯不治有危险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kfbl/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