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战疫丨疫情下,如何与焦虑恐惧和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又变幻莫测,牵动所有人的心。病毒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也让我们的情绪面临巨大挑战。目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全民共同目标,抗击“心理”疫情同样不容忽视。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担心、紧张和焦虑。疫情期间,产生恐惧感是正常的,但如果恐惧情绪过强,就会影响身心健康。

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指导下,网家家APP推出大型疫情防控心理知识系列主题直播暨专家在线答疑指导活动“爱心战疫”,全力狙击“新冠肺炎”!百名心理专家免费在线指导答疑,从心理学的视角为大家,科普新冠肺炎的心理学防疫知识,更有爱心特群24小时鼎力加持,靶向瞄准、精准阻击新冠肺炎!本期邀请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社会心理联合会秘书长郭勇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讲解应如何克服恐惧,调整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干货整理如下

克服恐慌,建立平和心态

做好本职工作

郭老师有话说

大家好,医院心理科的郭勇,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一起来交流探讨一下。随着疫情发生发展,我们从媒体上接触大量信息,看到太多可怕事情,由此产生了自己的恐惧、担心、烦恼、痛苦,很多事情我们也不愿面对,这些都对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影响。那么我们怎么应对呢?如何克服由于消除疾病带来的担心和担忧?今天将从心理学层面,解释并解答大家的疑问。

在疫情当中外界信息如何影响我们

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尤其是我们的手机上,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接受了之后,它对我们产生了很大触动,使得我们产生了相应的一些心理上的反应,进而影响到了我们躯体的这些症状。

对疫情也好,疫情的发展也好,或者说对相关一些问题会有一些认识,我们由于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产生了认知的错误。比如说很多人其实并不在疫区,但是很害怕,担心被染上病。这些认为,或者担心,它是一种认知。

有这样一些认知之后,实际上也就会有一些行为。有些人为畏手畏脚不敢出门,什么都不敢干了,有些人比较冲动。疫情下实际上最容易出现的是各种各样情绪的反应,比如说害怕,担心有些人也很气愤,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情绪反应。疫情的情况下,也使得躯体上也出现相应的反应,有些人表现为心慌,呼吸道的呼吸急促,消化道的,或者说四肢上的一些问题。由于疫情的影响会对我们这几个方面都产生影响,所以今天就要来看一看,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

心理学基本的理论告诉我们,认知是引领行为的,认知产生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等,共同作用,使得我们又出现了相关的这些心理上的症状,躯体上的症状等等。

对这样一个内容,怎么样理解呢?请大家来想象一下。如果在我们面前有一只白色的小兔子向我们跑过来,奔过来,我们一看,它是一只白色的小兔子,毛茸茸的,两只耳朵竖起来,红色的眼睛。我们希望觉得实际上这个小兔子挺可爱的,我们伸手可能摸摸它,我们也产生了愉快的体验。如果有一只蟾蜍,我们通俗叫癞蛤蟆,这个癞蛤蟆向我们奔过来,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兔子可爱,我们认为蟾蜍不可爱,这是我们的认知。我们伸手摸兔子,或者蟾蜍来了我们向后退,那是我们的行为。看见兔子我们是愉快的,看见蟾蜍我们不愉快,实际上那是情绪。看到小兔子,我们身心还是比较放松的,蟾蜍过来我们实际上有些紧张,身上起了鸡皮疙瘩,那是躯体上的反应。

从认知层面来解决面对疫情的焦虑情绪

从这可以看出来,认知、行为、情绪和躯体它们是相互作用的。疫情面前,想去解决我们的焦虑问题,恐惧问题,完全可以从认知上入手。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某一对夫妻他们之间的对话。妻子跟丈夫说你得把烟戒了,丈夫说为什么要戒烟呢?比如说你姑姑,她也没抽烟,也是得了肺癌去世了,咱每年给她上坟。你爷爷抽烟,今年92岁了,咱们前天看他,没带烟我还到超市买了一条带给他,你说吸烟有没有害。他说我姑姑确实不抽烟,应该是抽了我姑父的二手烟。丈夫说办公室也抽烟,都抽别人的二手烟,我们都没得肺癌。妻子说一直都在做饭,应该说油烟的有些物质使得她产生了肺癌。丈夫说厨师明显比你姑姑做饭时间长,厨师这个职业肺癌并不高发。妻子说吸烟就是有害,丈夫说你自己做一实验,你买两块肉,一块肉就这样放着,一个肉串到火上一烤,一烤就没事了。这个里面实际上我想说清楚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我想说清楚的是这个抽烟的人他是知道吸烟有害的,但是他并不害怕。并不害怕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从认知上,他是认为我不一定会得肺癌的。这个时候,怕与不怕还是跟认知直接相关的。

尽管人们都用眼睛在看这个世界,都用耳朵在听这个世界。但是对于外界事物的一些认识,其实很可能不一定是客观、全面、深入、准确的,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这次疫情当前,我们有些人显得比较悲观,他说我躲不过这一劫去了。如果你在疫区接触过疑似的病人或者确诊的,有这种心情可以理解。问题是不在疫区有这种情绪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主观的推断。有些人会选择性概括,电梯里碰到一个人,那个人一咳嗽,他高度紧张,说这个是病人,其实这个是选择性的概括。有些人他会把遇到的一些事情夸大或缩小,有些人说我发烧了,我可不得了。我要是坐公共汽车,坐地铁不得了,其实他夸大了这些问题。

在认知上,存在着太多认知的委曲,认知的曲解,一些错误的认知。它就对我们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疫情对我们认知的影响有哪些?

是糟糕至极,消极的预测未来,和不合理想象等等这么几个因素。什么叫做糟糕至极呢?实际上就是遇到事情,会把它推论到最坏的方向。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一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疫情情况下,他需要站在咱们某一个社区门口工作,他的工作是对进入小区的人做一些登记,测测体温,给予一些必要的消毒,这个人很害怕。我们问他,你在小区门口做着这些工作为什么很害怕呢?他是这样说的,我在小区门口工作,来的是谁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万一要是遇上个病人呢?给他测体温,他可能也不高,也没办法做所谓的核酸检测,他也许是个病人,但他今天没发病,被我接触了,那不就把我传染了,我父母还需要赡养,我孩子还小,我也是个顶梁柱,我面临这种情况,怎么得了。实际上他等于说是把最不好的东西拿出来了,他把这个事推论到最坏的结局了,他必然是害怕了,这个就叫做糟糕至极。

第二,就是在这次疫情面前,很多人之所以产生比较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其实是消极预测未来。人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一些什么事情,其实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积极的预测还是消极的预测,是不一样的。给大家举个例子,现在有体育彩票,体育奖券等等,人们买不买呢?相当多的人是不买的。问问他你不买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会很明确的告诉我们,那个中奖概率太低了,怎么能轮到我呢?我去买也不过是给别人充当个“分母”,他因为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不买。实际上这个奖券,彩券有人买吗?也是有人买的。那问问买过的人,你知不知道这个中奖概率很低,他说我知道,他觉得总得有人中奖,万一是我中奖呢,他很积极的预测这个事。买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中,积极预测你就去买,消极预测就不去买。

同样的道理,会不会染上这个病。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也有预测,自己预测抵抗力还不错,也不应该接触到那些人。或者说虽然生了病,很有可能是治好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必过于担心,恐惧。而消极预测,我有可能被传染,传染上之后治不好,治不好就死了,就不可能不害怕,不恐惧,这是消极的预测。

第三,很多人有不合理的想象。人可以想象一些事情,但是我们想象的是什么?其实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想象是不合理的。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来知道这个不合理想象是什么意思,它怎么就影响了我们。在北京有八达岭长城,实际上它的海拔高度也不太高,大约六七百米的样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今天晚上让你到八达岭那个山里面,独自的去走一公里,不能有任何的装备,手电也放下,手机也放下,没有任何装备,我们走一公里,谁能完得成这个任务呢?很多人听清楚这个任务之后说我不行。为什么不行呢?总得给个理由。很多人说,一个人走,连个手机手电都没有,我到了山上去,我要是遇上坏人呢?我要是遇上猛兽呢?我要是遇上危险呢?我要是遇上一些我处理不了的意外呢?因为想到这些,他完不成这个任务。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去,我们不过是下午三点,我们是在室内讨论这个事。因为我们的不合理想象使得我们觉得根本完不成这个任务。

什么是一个合理的想象?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今天晚上我们到了延庆八达岭山里面,所说的动物这一块,梳理一下,看看都会遇上什么动物,会产生什么情况?重量最大的动物应该是鲸,可是它在海里,不可能出现在北京八达岭这个山里面。狮子、老虎确实非常凶猛,可以吃人,但是由于它非常珍贵,不可能出现在八达岭山里面。狼也是比较凶猛的,但是比较稀少,也不会出现八达岭山里面。蛇,蛇的感受器官非常灵敏,我们走路做不到踏雪无痕,所以走路的振动足以惊动蛇,它就爬走了。会有一些松鼠、野兔非常灵活,根本抓不到它。会有一些虫子在地下,踩到它也不会发现,相互不影响。如果要是这样去想这个问题,最后可以想明白,今天在北京八达岭这个山里面,能够伤害到我们的动物,实际上它是没有的。能碰到的动物它都不会伤害到我们,这样的话就没有恐惧了,或者恐惧感大大降低了。当然首先假设的是在北京八达岭的山里面。如果有人问到藏区,到无人区,几百公里无人烟,那种情况是另外一种情况。

说要有个合理的想象呢?这个合理的想象它非常的重要。大家可以看看,我们从媒体上看到了一些数字,说有多少人已经是确诊的病例了,有多少人是疑似的,而且死亡例数是多少,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个事是非常可怕的事。其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的居民楼,它要是有五层,每层有两三户,每层大约可能就得有个十个八个人。如果他的传染性要真是那么强,这个门洞里面一个人生病传染给其他人,其他人再去传染给其他人,大家想想,那个病人数将会是多少。实际上我们报道出来的远远不是这样,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想象。

开关点技术(简单的实际操作技术)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么几个问题,客观的认知,不再糟糕至极了。如果我们能积极的预测未来,不再消极了,特别是我们能有一个合理想象的时候,咱们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恐惧,消除焦虑。在这儿,我也教给大家非常实用简单的技术,大家可以学会了之后,来进行一个操作,这个会对我们非常有益。这个技术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叫做开关点技术,一会儿大家听完这个讲座之后,最好还是亲自实践一下。随便找一个房间,找到这个灯的开关,你就看着这个灯去操作那个开关。一按这个灯它亮了,反方向按灯黑了,再按亮了,再按关了,至少按十次以上,你就看着这个灯在那儿亮了黑,黑了亮。十次以上,咱们讨论这么一个问题,刚才这一时段这个灯是黑的还是亮的,可以控制吗?很多人说可以控制。第二,控制这个灯黑和亮的人是谁呢?咱们会说我自己。你按了十遍,让它亮,让它黑,那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还是一个特别困难的事?我们所有人都说是特别容易的事,及其简单。第四,那个灯它就挂在那儿,开关就在墙上,这些都叫做物质。可是,它可以呈现不同的状态,亮的时候不能黑,黑的时候不能亮,等于说光明代替黑暗,黑暗也可以代替光明。这是说灯和开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说说每一个人,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面都装着一排的开关。这个开关在你的心里面,如果我们用手术刀把你的胸膛打开,我们看到在你的胸膛里有一排的开关。有一个开关你往这边一按叫肯定,你往那边一按叫否定。有一个开关往那边一按叫积极,往那边一按叫消极。有一个开关你往那边一按叫放松,往那边一按叫紧张。这排开关我们外人接触不到,是你自己操作的。你自己把它操作在哪个档位上,你这个人就出现了一些相应的表现。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人是不敢坐飞机的。因何不敢坐飞机呢?怎么对坐飞机这个事害怕呢?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他坐飞机之前他把害怕这个事打开了。他怎么打开的呢?要坐飞机了,他说不行,我坐不了,坐飞机太可怕,坐飞机容易出事,出事之后没法躲,没法藏,所以就很害怕。这个人他害怕坐飞机的,可是晚上他在哪儿睡的觉呢?他在家里睡的觉。他家不是蒙古包,是钢筋水泥的房子,钢筋水泥的房子怎么能够有胆量在家睡觉呢?这个人说我在家睡觉,这怎么是一个害怕的事?他不害怕。他不害怕的原因我们得把它说清楚,如果他先把害怕给关上吧放心打开了,他说这个地方就不在地震带上,没听说我们这儿最近要地震,我们家这个楼它应该也是安全的,不会是“豆腐渣”,不会有风吹草动就会塌掉。说我也没那么倒霉,不太可能我在家睡着觉就赶上地震。大家看,由于他把放心打开了,他就可以踏踏实实在家睡觉了。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明确的知道,我们那些恐惧也好,担心也好,实际上它是由我们心里的开关在控制。一旦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开关,而且我们学会了之后,去主动操作一下之后,我们的情绪就调整过来了。

目前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实际上要去学会说两句话。第一句话,疫情来是真实的,如果我没有被传染上,家人都很平安,其实挺好的,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如果不小心染病了,或者说疑似了,实际上我也不是没人管,实际上也可以得到救治,也不一定会伤及到生命,我也有可能很好的康复,由于学会说这两句话,我们面临的压力也会减轻,也不会那么恐慌也不会因此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希望大家复工之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包括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请大家持续做好防疫工作,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这样的话我们才抑制住疫情发展。谢谢大家,祝大家好运!

直播结束后,

葛老师在网家家“爱心特群”

中耐心回答群友的困惑与疑虑,

为大家排忧解难,

对群友呼声较高的问题进行答疑。

如果大家在疫情期间

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咨询和问题

可以随时给我们留言哦~~

网友提问

1、老师好,一直在北京家里,随着全国疫情好转,但因为外地人返京复工的增加,多了很多危险因素,心理产生恐惧,一想到没有终日的疫情,天天在家睡不好,请问老师怎么办?

专家解答

实际上呢,咱们看到了有很多外地人来返京,我们有一些担心,他从哪来?他是不是会带着这个病毒而来?那我是不是会受到影响?其实这样的担心,本身它也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因为我们毕竟对这种病毒摸不到看不见,我们也不知道谁是病人,谁不是病人?或者说谁携带着这个病毒,谁不能携带这个病毒?所以呢,咱们适当的防范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不是说你没有恐惧,它是好的,而是说其实有适当的恐惧也是有好处的。

这个好处,它体现在哪儿呢?其实如果我们有恐惧,它就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就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人类不知道恐惧,其实我们人类不可能活到今天,我们一定会伤害到自己,但是呢,我们过度的恐惧,其实也是不应该的,或者说没有必要的,因为过度的恐惧呢,他就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影响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所以如果有一个察觉说我这个恐惧太大了,那我们呢,就需要去做做调整,这个调整呢,其实恐怕还是要从认知上去进行相应的调整。

大家知道心理学是讲说认知引领行为,认知产生情绪,作用于躯体,产生我们的躯体,如果我们这种恐惧的产生了,一定要回到头去看看,我们在认知上存在什么问题,实际上呢,咱们在认知上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就是糟糕至极,消极的预测未来和不合理的想象,我们出现了这样几个问题,所谓糟糕至极呀,实际上是说我们会把这个事情推论到最坏去,刚才这个朋友问,说他担心因为外地人回来多了,然后他就会这个传染上。

但是大家去想一想,其实在北京的街上,在回北京的飞机上火车上,他都是人,那么这些人他有可能这个是病人,但是有可能其实他不是病人啊,那么我们有可能遇得到,我们有可能啊,也遇不到,就算我们遇到之后我们有可能被传染上,但是有可能也不被传染上,如果我们要是不把他糟糕至极化,实际上呢,咱们就不可能产生恐惧,所以我们大家是不是这样去把认知变一变呢,大家想想你说武汉疫区那些志愿者这个有可能就跟病人接触,跟那个疑似的人接触,那么这些志愿者对吧,比如说小区门口儿执勤的这些人,门口的那个我们公安干警是吧,那我们这个武汉的这些超市里边的这个从业人员是吧,咱们的那个出租车司机等等,其实人家比我们接触的机会多多了,但是呢,相当一批人是没有传染上的,所以呢,我们不可以老是去把它想到最坏去,不应该是想到最坏去,这是第一个,不要糟糕至极,第二呢,我们要注意不要去消极的预测。

积极预测这个事和消极预测这个事儿是说这样的,这个事还没发生,但是我们也可以预测一下他会是什么样,那我们在预测的时候呢,他会有消极的,会有积极的两种,如果我们积极,比如说我不见得遇上,我遇上之后,我抵抗力还不错,这个我其实不一定能这个感染上,我就算感染上,其实我有可能也是能治好,如果我们这样预测这个事儿,实际上他不太容易产生恐惧,但是一旦我们消极预测这个事儿,我们真的就有可能恐惧了,那你说总会有人传染,我要是跟人家接触,我被传染上了,也没人管,那么这个得了病,那很可能就死了。

我们如果有这样的一个预测,我们一定会是这个恐慌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呢,我们不要去消极预测,这个就像说街上有卖那个体育奖券,福利彩票的,不买的人都是消极的,预测了结果,说中奖概率那么低,我估计买了也中不上,我也没必要给别人当这个分母,那么因为他消极,他都不会去买,可是他毕竟有人买,那他因为什么买呢,因为他很积极地来预测这个事,说总是会有人中的,那万一我要中了呢?其实你买之前你不知道中还是不中,但是你积极预测,你很可能就去买,你消极预测你就不会去买。

所以,咱们这个也不知道会不会传染,我们至少说这个不该消极的去预测,再有一个呢,就是我们要注意,就是不要提前焦虑,这个提前焦虑是什么意思,就是由于我对这个事情他有一个想象,那么我想象这个事发生了之后,那么它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如果要是不发生,其实这些反应了,其实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于提前这个焦虑,我还是给大家讲个例子。

咱们有一个人,他这个送父母到国外去玩儿,那么这个临别之前呢,他一直在强调说你们一会儿飞的时候给我来个信息,到了之后务必来个信息,那么过一会儿,这个父母的信息来了,说飞机推出来了,准备飞了,好,我们这个人,他就掐指一算,大约什么时间到?可是按照这个预订的时间,父母没有来信息,这个时候啊,他就特别的担心,哎呀,会不会出事儿了?按照这个时间看到了呀,按照这个时间,他到了,那现在不来信息,那肯定是有问题,是吧,哎呀,那可如何是好啊!

十分钟不来,他这个焦虑程度还没那么强,20分钟不来,他焦虑他担心就蹭蹭蹭的往上跑,那么半个多小时没来,他跑得更厉害,一个小时了,还没有来信息,这个人都疯了那怎么回事儿呀?完蛋啦,不得了啦,出事啦,父母没有啦,就在他这个万分惊恐中,这个父母来电话了,他就问不是跟你们千说万说到了地,就给我来电话吗?他的父母说,我们就是刚到地就给你来的电话呀,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呢?这个飞机推出去之后,他还要滑行,在滑行之后啊,还要排队等待飞行,它不是一推出,立刻就能走。这个时候还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飞机也是很顺利升空,然后落地,他父母给他信息,那大家想一想,在这一个小时之内,你所有的担心其实都是白费的,因为这个事根本就没有发生,那么这个呢,就叫提前的焦虑,所以呢,咱们大家也要注意,那我担心了半天,其实很可能这一车厢里边就没有病人,没有确诊的病,那么我们这种担心是不是他就变成没有意义了呢?所以咱们要是解决糟糕至极的问题,解决消极预测未来的问题,我们不再提前焦虑了,我们恐慌也就不产生了,那我们也就踏实了,恐怕这个觉也就睡好了,好,这是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网友提问

2、老师好,最近,我每天洗手都要洗十几遍,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专家解答

现在疫情这种情况下,大家知道它是通过这个传染来这个传播的,所以我们就更要求要讲究这个卫生,要更加的洗手,所以如果你确实真的是洗了十几遍手,那我呢就劝你,这个不要再去操心这个事儿,因为你不是洗多了,其实你是洗少了,但是如果你要是洗几十几百遍的洗,那可能真的是问题了,那就是属于这种防范过度了,那防范过多的情况下,其实就是目前这个特殊的时期,你不必解决它。

你可以跟它共存,在这我也是跟大家说一下,我们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强迫,还有名字叫反强迫,那么所谓这个强迫反强迫呢,他一定是在我们的头脑里边儿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什么意思呢?一个小人儿,在告诉我们,你没必要洗这么多,另外一个小人说我不洗我太难受,我得去洗,这两个小人儿在打架,我们才说这种情况叫做强迫反强迫的矛盾冲突,那如果你自己去体验一下,你自己的这个脑子里边就是疫情来了,我们得干净点儿,我们得多洗几遍,没有矛盾的,其实咱们呢,也不需要去处理这个问题,这是说我对第二个问题的一个解答。

网友提问

3、老师好,我现在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觉得患病了,患得患失的,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专家解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大家先得要理解理解,症状和疾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症状和疾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咱们大家知道,如果我们冬天到了东北那儿呢非常非常的冷。

咱们从南方来,这一下飞机,一下火车,可能都能打寒颤,哎哟,这么冷,太冷了,这个时候我们打了寒颤吗?是打了寒颤的,为什么要打这个寒战呢?什么原因呢?这个非常清楚,是吧?人家那个地方零下二三十度,甚至三四十度的气温,它非常冷啊,这是说因为冷就打了寒战,那么大家想一想,咱们好像有个成语叫不寒而栗,那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我们前面刚刚说了,是因为冷才打的寒战,那么你不寒怎么会这个战栗呢?

引起了这种寒战的不是只有这个寒冷,我们在看见,听见很强烈的刺激的情况下,其实也会产生寒颤,所以这个有了寒战不一定说是冷,这儿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正定理存在,逆定理实际上不一定存在。

那么这个是个什么意思呢?这个实际上是这个意思,大家知道现在都放开二孩了是吧?放开二胎了,那么咱们看到咱们家的一个什么姑姑阿姨,60来岁了,哎呀,咱看人家的肚子有些鼓,咱们一抱拳我恭喜您,这个您终于是怀了二胎了,这回您这个愿望满足了,那姑姑可能听了是相当的不高兴,就开始甚至是骂人,说你姑父死了好几年了,我跟谁生的,那您这不是这肚子都鼓起来了吗?那这不是怀孕了吗?那我们的姑姑一定会说我们,这个肚子鼓起来他就怀孕了,那么大家看,这是咱们能明白这个事儿,就是说年轻女士,她如果怀孕了,她的肚子它是可以鼓起来的,这个没有问题,对吧?这是正定理,但是呢,你是反定理,只要这个是她肚子鼓起来了,她就是怀孕了,那这个可就是错了,他不成立,那么这个肚子鼓起来之后,她可能是怀孕,但是她不一定,她可能是肥胖,她可能是生了肿瘤,那不一定就是这个怀孕的,所以正定理推着过去,逆定理不一定推得回来,那为什么我要讲这个事儿,实际上你如果清楚的话,是不是也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呢?

咱们大家想一想,咱们如果住楼,你从一楼,不用太高,你跑到五层,你再下来,再从一层上五层,再下来,连续跑了十趟,你自己都应该知道,你会是什么呀?这个脸色红,你会出汗,你心跳都能跳到次以上,这个时候拿一个心电图机,对吧?给你这个做一个心电图,你那个心率被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了,心率次了以上了,那么这个新的次以上它是病吗?他可能是病,可能是你运动的结果,所以你不可以一句说心电图心率次以上了,咱们得送去抢救,其实它还可能是运动的结果,所以呢,我们这位朋友,包括其他的人。

如果能知道,那么这个症状和这个诊断之间,他不能划等号,有症状不等于是疾病,那我们其实也就不用害怕,不用担心了,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把这个正定理逆定理症状和疾病诊断之间,这个关系弄清楚,我想他的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网友提问

4、老师好,前段时间在家待久了,现在出门坐地铁感觉很焦虑,请问该怎么调节?

专家解答

焦虑,它是一种情绪,主要是指我们人,他是担心的,这个时候很形象地说,这个急急如丧家之犬,匆匆如漏网之鱼,慌慌如热锅上的蚂蚁,咱们呆着怎么不舒服?在家不舒服,出门不舒服!

旅行也不舒服,以这种担心害怕为主,而且是指向未来的,并不是指向过去的这样一种情况,我们把它叫做焦虑,如果我们这个朋友说,你现在焦虑了,那实际上呢,我们可以去调整,刚才前面讲过,你可以调整认知,那我现在再教给你一个方法,一会儿你马上去做,然后当时就可以产生这种效果,现在呢,我们这位朋友,你听着我来说,你来操作。

你找一个房间,你看着这个灯,你找到控制这个灯的开关,然后这个灯如果目前是亮的,你就把它关掉,你看到这灯就黑了,如果那个灯原本是黑的,你就把它打开,你就看到那个灯了就亮了,那这样的话呢,就叫开关关开,你做十次以上,你就看着这个灯,你就来操作这个开关,看着这个灯操作这个开关至少十遍以上,一会咱们来讨论,就刚才这一段时间里边儿,这个灯它是亮的还是黑的,可以控制吗?咱们很多人都可以回答,可以控制,第二个控制这个灯亮还是黑,那个人是谁呢?他说是我呀,你让他黑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儿,还是一个特别难的事儿?他说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儿,那么刚才你就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灯由黑变亮由亮变黑,这就说明黑暗可以代替光明,而光明也可以代替黑暗,这一点,咱们是不是可以把它说清楚呢?咱们很多人想了想说可以说清楚,没有问题了,好,那么现在如果我把你的胸膛打开,那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你的胸膛里啊,有一排的开关,它就像我们那个墙上的开关一模一样,这些开关来控制你这个人的状态,在这些一排的开关中,有一组呢,你往这边一摁叫积极,往那边一摁叫消极,有一组呢,你往那边一个摁叫肯定,往那边一个摁叫否定有一组呢往那边一摁叫紧张,往那边一个摁叫放松,这一排排的开关,因为他在你心里,我们是控制不住,只有你自己能够操作,所以你现在如果发现你是一种焦虑的这个状态,实际上是你已经把自己的开关由放松扳到了紧张,所以你这个人就表现出紧张。

如果你要是把它从紧张搬到放松,那你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放松的,大家知道灯亮的时候不能黑,黑的时候不能亮,所以他光明代替黑暗,黑暗也可以代替光明,那你既然有紧张,你不可能有放松,你放松不可能有紧张,我稍稍举个小例子,大家知道有人不敢坐飞机,那他为什么不敢坐飞机呢?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坐飞机之前,他悄悄把心理那个紧张打开了,紧张打开之后呢,他就出了表现这个坐飞机太不安全,坐飞机赶上出事没地儿藏,没地儿躲,坐飞机出了事死了,太可怕了。

所以,他就不会坐这个飞机,那么这个不敢坐飞机的人,他晚上到哪儿睡觉呢?是在他们家睡觉的,他们家并不是蒙古包,对吧?他们家是钢筋水泥的房子,那么钢筋水泥的房子,他怎么敢睡呢?其实他是把那个紧张给关上了,他把放松打开了,他说我们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在地震带上,没听说我们这最近要地震,我们家这个楼,不至于是个豆腐渣,稍有风吹草动就塌掉,再说呢,我这个人可能也没那么倒霉吧,不可能在家睡着觉就赶上地震呢?因为他把放松打开了,所以他踏踏实实就在家睡着觉,所以大家看,是紧张的,还是害怕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于他把自己心里那个开关扳向了哪儿?你怎么去扳的?那么大家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这个有意识的来控制一下这个开关,刚才提问题那个朋友,那么你也有意识的要把这个开关要把他打到放松的一个地方去,你想想你坐在地铁里边儿,那你告诉自己这个很多人其实像我一样,也就是从家里出去上班儿的,他又不是一个病人,你说我紧张什么呢,对吧?

我们大家知道自从疫情爆发到我们今天实际上也确诊的不过多例是吧?这多例放到这个上千万的人群中,实际上你想想,你碰到的这个概率大吗?那应该很难很难的,我都很难碰到,对吧?我也这个碰不到,别人都跟我差不多也是从家里出去工作的,也正常人,那我们还害怕他什么呢,再说了,我们北京市死亡病例一共是八例,那么这多例,大部分也都治好了,那我们要是生了病,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治好呢?你把他放松一打开,那生病也能治好,那就不会再有这个恐惧了,不会再有这种担心了,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得知道,在我们的心里面,有实实在在的一排排的开关,这一组组组开开开关,,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的去操纵这个开关,实际上我们一定会表现出来那种稳定的状态,你把它放到放松去了,我们人就是放松的,当然你把它放到紧张去了,那你这个人呢肯定就是紧张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它,要学会操作开关,并把它应用。

下期预告!

《安心复学,从心开始》

3月14日,我们将会邀请到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社会心理服务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舒曼教授,他将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为我们讲解如何从心开始,安心复学。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bdfnzym/13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