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张田勘
新冠病毒又出“新品”了!
4月12日,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表示,韩国国内首次发现感染新冠重组毒株XL的确诊病例,目前防疫部门正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例于3月23日确诊新冠,已完成疫苗加强针接种,系无症状患者。
目前,新冠病毒已演化出多少变异株,不同变异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有多少?这些问题,许多公众都想知道答案。
发病率和死亡率到底有多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世卫组织发布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报告指出,尽管许多国家减少了新冠病毒检测量,但病毒仍在密集传播,出现了大量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未接种疫苗的高风险人群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实际上,尽管目前传播最广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被称为“隐形的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极快,而且现在将其基本传染数(R0,又称基本再生数)确认为9,即一位感染者可传播9人,但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率极低。
我们同样可以用WHO《冠状病毒病(COVID-19):每周流行病学更新》连续三周的统计数据来说明。
“周报”第85版统计的是年3月21日至27日,新冠病毒导致新发病例数再次下降,与前一周相比下降了14%。在WHO的6个区域中,报告了超过万例新病例和超过例新死亡病例。所有地区都报告周新增病例数呈下降趋势,4个地区报告每周新增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由于美洲地区国家(智利和美国)对新冠肺炎死亡的定义发生变化,这些地区的周新增死亡人数增加了43%。
“周报”第86版统计的是年3月28日至4月3日数据,新冠新发病病例连续第二周下降,与前一周相比,这一周下降了16%。同时,与前一周相比,这周新增死亡人数呈现急剧下降了43%。
“周报”第87版统计的是年4月4日至10日的数据,新冠的新发病数和死亡数连续三周下降,分别下降了24%和18%。截至4月10日,全球有4.96亿确诊病例,万人死亡。根据这一数据,新冠的全球病死率为1.2%。
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新冠对人类的危害性确实已经大为减弱,而不是有些媒体所描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幅增加”,“在一些国家,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死亡人数与之前的峰值相似,甚至更高”。
COVID-19的变异和流行株
现在我们再来看韩国发现的XL毒株的情况。实际上,XL毒株此前在英国已被发现,是迄今发现的17种重组毒株(XA~XS)的其中之一,与近期在10多个国家发现的XE毒株类似,由奥密克戎原始株BA.1和亚型株BA.2重组而成。
▲韩媒报道(图/视频截图)
根据WHO的《冠状病毒病(COVID-19):每周流行病学更新》数据,目前在中国和全球流行的主要病原体还是奥密克戎毒株。过去30天内采集并上传到“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平台的约41.7万份新冠病毒,约99.8%为奥密克戎毒株。
其中,奥密克戎的BA.2亚型约占过去30天“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平台所收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总数的93.6%,BA.1.1亚型占比约为4.8%,BA.1和BA.3亚型占比均不到0.1%。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把XL归为奥密克戎类毒株,预计其特性不会产生较大变化。包括发现XL的韩国、英国等国家目前尚无关于其传播力、致重症率等相关信息和数据,疾控部门只是对其进行加强监控工作。
这说明,XL毒株也没有带来更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变异的类型
那么,新冠病毒会朝着哪个方向演化,其毒株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异呢?
WHO的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组是一个专门评估新冠病毒变异对疫情发展影响轻重的专家组。根据专家组的评估,把变异病毒分为三类:关心变体(又称存疑变体,VOI)、关切变体(VOC)和严重后果变体(VOHC)。
目前,WHO认为严重后果变体目前尚未出现,需要重点监控的是关切变体,有5个,分别是:
年12月在英国发现的B.1.1.7变异株,称为阿尔法(Alpha);
年12月在南非发现的B.1.变异株,称为贝塔(Beta);
年1月在巴西发现的P.1变异株,称为伽马(Gamma);
年底在印度发现的B.1.变异株,称为德尔塔(Delta);
年底在南部非洲发现的B.1.1.变异株,称为奥密克戎(Omicron)。
▲穿防护服的医生拿着注射器(图/图虫创意)
现在的新冠病毒变异主要有两类,一是两种亚种的基因重组,另一是一种亚型之下的不同亚种的基因重组。
XD就是两种亚种的基因重组,是德尔塔毒株亚型AY.4与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1的重组,又称为德尔塔克戎;XE则是同一亚型的奥密克戎毒株的另两个亚种BA.1与BA.2的重组。
未来的变异预测
目前,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z/1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