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字
预计看完全文5分钟
年4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帕金森日”。根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的患者近万,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三分之一。
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我国曾有神经内科的专家用“三多”来形容帕金森病——“聪明人得的多,中国人得的多,病的症状非常多。”
帕金森病影响寿命吗?一般不影响寿命。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帕金森病能预防吗?不能。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可能与环境毒素有关。另外,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患病几率可能要大一些。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一些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如杀虫剂、农药、重金属锰,亲属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要避免从事电焊工种等。
帕金森病的病情发展有多快?个体差异很大。少数患者一年内就会迅速进展到病残,而许多患者病程进展相对较慢,经过合理的治疗,15年-20年能保持较好的功能。保持乐观心情、意志坚强、拥有和谐家庭关系和良好家庭护理的病人,加上合理、及时的医治,大多都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病情发展相对较慢。
帕金森是中老年第三大杀手!医院专家为您科普问诊今年是世界帕金森病被发现周年,也是中国帕金森病诊疗40周年。4月11日(周二)上午10:00-11:00,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联手打造的“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推出“世界帕金森日”特别策划,邀请医院(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和老年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振福,为您带来长达一小时的科普问诊直播,并在线解答网友提问!
凌至培,男,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专业负责人;
擅长: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症和痉挛性斜颈的DBS(俗称脑起搏器)治疗等;
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
王振福,男,主任医师、教授,医院老年神经内科;
擅长: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帕金森病菌,老年性痴呆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除了帕金森的问题,我们在4月11日的下午,又邀医院副院长王绍礼教授为大家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面纱!
情绪波动太大?警惕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作是“天才病”,很多名人如拿破仑、牛顿、海明威、梵高、丘吉尔、拜伦都是这个病的患者。他们时而疯狂,时而沉郁,情绪变化犹如坐过山车……
情绪波动太大也是病!严重会自杀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很多普通人也得了这个病,你有这样的症状吗:
抑郁时,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吃饭没有胃口,做事提不起兴趣,感到没有能力、无作为,脑子反应慢,“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喜欢一个人呆着,严重者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结束生命是一种解脱”。
躁狂时,自我膨胀,整天兴高采烈,说话明显增多,也爱发脾气,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喜欢社交,对人过分热情,爱管闲事,花钱大手大脚,自认为脑子特别灵活。
可怕的是,大约25%-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自杀倾向,如未经过规范治疗,有15%-19%的人最终会自杀!
测一测:你的情绪波动正常吗?这个小测试,可帮助你简单区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情感波动和正常情感变化:
1.你的情感波动是否对社交生活或者家庭生活带来问题?
2.你的情感波动是否导致你连续几天工作效率下降?
3.你的情感波动是否每次会持续几天而少有缓解?或者它们是否会在遇到愉快的事情时发生变化?
4.你的情感变化时,你的思维、睡眠、精力、行为是否伴随发生显著变化?
5.你的情感波动是否过于失控?
如果上述问题过半回答“是”,那你的情绪波动可能超过了正常范围。
4月11日(周二)14:30-15:30,“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医院副院长王绍礼教授为大家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面纱,并在线解答关于精神类疾病的相关问题,渴望与王院长交流的网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王绍礼,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重点来了,怎样参与人民好医生问诊呢?
提问方法:一、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入“问诊”栏目进行提问。
直播开始前、节目进行中均可提问,先问先答,相同或相似提问,由专家筛选回答。
扫描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lbdf/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