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精选案一发热间质性肺炎

大决战时候到了 http://www.haompai.com/nwqcs/5005.html
急症发热(间质性肺炎)

病例

张某,女,60岁

初诊(年1月16日)

主诉:发热伴全身关节肿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不适,持续发热并伴明显口干,医院就诊。血常规示:白细胞14.4×/L,中性粒细胞比例88%。血沉mm/h。空腹血糖7.3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0mmol/L,均高于正常值。肺部CT:两肺多发结节影,右肺支气管扩张,两肺散在慢性炎症。继而进一步检查类风湿因子41.5IU/ml↑,抗链球菌抗体(抗“O”)IU/mmol,C反应蛋白(CRP)41.5mg/L↑。结核菌素试验(-)。初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2型糖尿病。

患者医院就诊,建议予糖皮质激素及甲氨蝶呤进一步治疗。患者发热月余,全身疲乏明显,恐该类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导致身体无法耐受,故决定暂缓治疗,前来中医求治。自患病以来,恶心口干明显,每日发热,晨间热退,午后体温上升至38.5℃,双腿肿胀伴麻痛不适,乏力明显,畏寒,自发病以来消瘦明显,胃纳欠佳,夜寐欠安,大便日行。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数。

辅助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P-ANCA)阳性,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MPO抗体).97Au/m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抗蛋白酶3抗体(抗PR3抗体)、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GBM抗体)均阴性。

中医诊断:发热。

证候诊断:风湿相搏,痰热蕴肺。

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

治法:疏风清热,清肺化痰。

处方:荆防败毒散合银翘散加减。

荆芥6g,防风6g,赤小豆9g,厚朴6g,炙甘草4.5g,瓜蒌皮12g,浙贝母9g,紫苏子9g,杏仁9g后下,金银花12g,连翘9g,桔梗6g,牛蒡子6g,牛膝9g,鱼腥草15g后下,薏苡仁15g,白豆蔻6g后下,六一散12g包煎,制半夏9g,茯苓12g,陈皮4.5g

服用1周,每日1剂,水煎服。

医嘱:清淡饮食,卧床休息,放松心情。

二诊(年1月23日)

服药1周热退,右腿疼痛及麻木好转,左腿仍痛并伴麻木,双足底疼痛,口干略减,胃纳略增,夜寐欠佳,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腻,脉弦。再拟原法续进,上方加夜交藤30g、合欢皮15g。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年2月6日)

左腿麻木好转,胃纳尚可,夜寐尚安,患者及其家属考虑目前体质明显好转,故考虑开始接受西医治疗,同时中药继服,舌淡红,苔薄,脉细弦。予调补肝肾兼清热化湿。

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12g,牡丹皮6g,茯苓12g,山药12g,山茱萸6g,泽泻9g,怀牛膝9g,桑枝12g,瓜蒌皮12g,浙贝母9g,杏仁9g后下,金银花9g,连翘9g,鱼腥草15g后下,薏苡仁9g,山楂10g,防风6g,秦艽9g,千年健9g,夜交藤30g,合欢皮9g

上药加减服用2个月,每日1剂,水煎服。复查各项指标正常。

患者外感风寒湿邪,邪犯气道,肺失宣肃而致痰热蕴肺!病程日久,表邪未解,又兼见气阴两虚之证,故见发热、畏寒、口干、消瘦,同时痰湿日久,阻滞经络关节,故伴有下肢的麻痛不适。原方以荆防败毒散合银翘散加减疏风清热,六一散、赤小豆、白豆蔻清热利湿,二陈汤理气化痰,鱼腥草、薏苡仁、瓜蒌皮、紫苏子、杏仁、浙贝母清热化痰,牛膝补益肝肾、逐瘀通络并引药下行。服药1周即热退,肢体痛麻亦有所好转,因夜寐欠佳予加夜交藤、合欢皮安神助眠。三诊诸症好转明显,为求早日康复患者开始接受西医治疗,为加强患者耐受性,减轻糖皮质激素对成骨细胞的抑制而造成的骨质疏松,予清肺化痰的同时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间质性肺炎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病程可长达数年!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咳痰、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因治疗手段有限,疗程长,副作用及药物依赖性明显,相当一部分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陈师在治疗伊始认为该病虽为慢性疾病,但伴发感染时亦属外感温热之病,可作急性病证而治。荆防败毒散具有疏风解表、败毒消肿、祛痰止咳之功效,主外感风寒兼有湿邪之证;银翘散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良方。两方为外感发热常用方,临床辨证得当则效验迅速,在外感症状显著缓解后再在此基础上行补益之法效果显著,充分说明对疾病每一阶段证型变化的精准把控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前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tslf/9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