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56688.html
随着查体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很多人因为查出肺结节非常焦虑,甚至影响到了自己身边人的情绪,更有甚者,因为肺结节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了,简直就是“生不如死”。今天和大家聊聊肺结节的那些事。
首先,我们要知道肺结节是什么?肺结节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在3厘米以下、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我们在临床上认为肺结节的直径大于4mm才有意义。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肺结节就算是肺癌,大概率也是早期肺癌。
持续性的肺结节最常见、最重要的就是周围型小肺癌,其次是结核瘤,当然还有良性肿瘤、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霉菌感染、圆形肺不张等等。但是临床上碰到的肺结节很多都是一过性的,而且持续性肺结节也只有很小一部分是肺癌。
一般来说,我们会根据肺结节的大小、边缘、密度等多方面来判断肺结节的恶性风险程度。
大小:肺结节直径越大,恶性的几率就越高。小于1cm的肺结节大多数为良性;1-2cm的肺结节良恶性各占一半;大于2cm的肺结节大多数是恶性。但是大小只是评判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一方面。
边缘:边缘不光滑,有分叶、毛刺、锯齿样的恶性几率就会高,但是临床上有时候和肺结核等良性病的鉴别诊断是很难的。
密度:很多典型的肺良性肿瘤表现为有钙化或呈脂肪样密度;内有空泡、空洞或者磨玻璃密度的结节多见于肺癌。
当然还有很多征象来区分良恶性:胸膜凹陷、血管集束、病变强化与否、CT值等。
其实,区分良恶性肺结节是我们临床医师的工作,而病人或者家属并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的知识,只需要把心放宽,知道该找哪些大夫看门诊就可以。而在网上有很多肺结节的处理流程,说句心里话,大多数人也不会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懂,只要遵循一个原则:医院大夫看看就行。如果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大夫一致的看法就是正确的。
为什么要医院的大夫看呢?货比三家,道理就这么简单。其中外科大夫应该是看的比较准的,因为外科大夫在临床第一线,良性恶性的肺结节长什么样甚至比教科书都准,而且大多数的外科大夫都不会直接告诉你结果,经常用的口气是,“嗯,我觉得这个结节大概率是恶性的,当然不除外良性可能”,“这个结节嘛,从片子上看不太好说,建议观察观察”,“这个肺CT看不清楚(当携带外院胶片看病时),医院重新做一个?”,如果碰上的大夫是以上类型的——不告诉你确切答案,那么恭喜你,这是一个很靠谱的大夫,说明这个大夫经验比较多,这个秘密我一般人不告诉噢。
其实很多肺结节确实不需要太紧张,我们临床上观察到的肺结节也大多数不需要处理,据统计,首次发现的肺结节有96.4%(在哪看到的数据我也记不清了)的都是良性结节。
如果得了肺结节确实紧张的不行不行的,那一定要和大夫好好沟通一下,如果大夫建议观察或者消炎,一般来说这种肺结节风险并不太高,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而临床大夫认为需要处理的肺结节一定要足够重视,哪怕有时候的处理只是定期复查而已,临床的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手段,因为我们需要给病变一段时间来评估肺结节,“日久见人(病)心”。但是很多病人就是担心自己,太焦虑,甚至病“急”乱投医,其实是过不了自己的内心而已。对于高位风险肺结节,建议早期手术处理,因为目前的肿瘤治疗早期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注意是唯一可能!
当然可能过上一段时间,我们的医学更进步之后对疾病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那时候对待肺结节的态度可能也会不一样。是不是就跟正常的感冒一样呢?反正我是很期待科学的进步。相信科学,未来可期,前途光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