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信息
女性,74岁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5d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鼻塞流涕等症状,偶有喘息,无发热、胸闷及呼吸困难等,就诊于当地社区服务站,给予头孢类药物口服,咳嗽症状无明显缓解。5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咳嗽夜间较重,咳黄色黏痰,量多难咳,就诊于我科门诊。
查体:体温37.1℃,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散在爆裂音,心腹部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多发团片影(见图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5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4.4%;
红细胞沉降率(ESR)41mm/h
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PPD)(-),免疫类指标(-),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
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影,见支气管充气征,首先考虑炎性病变可能(见图2)。
初步诊断:咳嗽原因待查,肺部感染?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治疗:先后给予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沐舒坦、痰热清化痰等治疗10d后,患者仍间断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
复查: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示白细胞7.1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3.8%;多次痰培养(-),抗酸染色查找抗酸杆菌(-),痰找癌细胞(-);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障碍,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66.48%。
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血气分析未见异常,复查胸部高分辨CT未见明显变化,仍见多发斑片影,无吸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高度怀疑COP,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上皮样肉芽肿炎(见图3、4)。
诊断:COP。
治疗:停用抗菌药物,给予泼尼松30mg/次口服,1次/d,2d后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带药出院,继续服用泼尼松。
随访:2周后门诊复查,已无咳嗽、咳痰症状,一般情况好。
胸部CT示:双肺斑片影明显吸收(见图5)。
3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斑片影基本吸收,无咳嗽等症状,无复发。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已坚持服用泼尼松8个月,现剂量维持在5mg/次,1次/d,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图1患者入院时胸部X线示双肺多发斑片影
图2入院时胸部CT示两肺多发斑片影,磨玻璃影,见“支气管充气征”
图3病变肺组织活检病理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肉芽肿炎(HE,×)
图4病理示大量梭状的成纤维细胞(HE,×)
图5激素治疗2周后胸部CT示双肺斑片影明显吸收
医学要点:本病例的临床特点老年女性,平素体健,无风湿免疫病等慢性病史、无粉尘接触史,最主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双肺可闻及爆裂音,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呈现出影像学表现较重而临床症状较轻的特点,这对诊断COP具有独特的提示意义。病原学检查未见阳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机化性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口服泼尼松治疗后迅速好转。因为COP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容易误诊,故对COP进行文献复习,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COP的诊断因BOOP样改变在其他间质性肺病和肺部肿瘤疾病中也常见到,所以COP的病理是非特异性改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对诊断COP有提示作用,有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再结合病理改变,并除外其他已知因素后才可以诊断COP。
COP临床特征在临床上COP少见,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同,发病年龄多见40~60岁,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表现为缓慢或亚急性起病,病程约为2个月,常见发热、咽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常见临床症状为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和咳嗽,少数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患者ESR和CRP常明显升高。
赞赏
长按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rq/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