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出现间质性肺病常见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一、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意义
结缔组织病出现间质性肺病常见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根据年ATS/ERS分类,可将间质性肺疾病分为已明确病因的间质性肺疾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和未明病因的间质性肺疾病3大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属于第一种类型。
间质性肺疾病是指由于宿主遗传因素、环境、药物、已知或未知因素作用,导致肺间质出现不同形式的炎症或/和纤维化改变,包括弥漫性肺泡损伤、寻常型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几种类型。
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的显微镜下病理表现(需外科肺活检)为斑片状纤维化,常位于双肺周边部或胸膜下,病变间有正常肺组织,致密的纤维化引起肺结构的重建常伴有“蜂窝肺”形成,新老病变并存,病变中既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又可见纤维母细胞灶(fibroblastfoci)。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分型:
富细胞型——组织学表现为间质轻-中度炎细胞浸润;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
纤维化型——组织学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偶见纤维母细胞灶,可伴机化(20%),缺乏蜂窝肺样纤维化。CT窗表现为网格影,牵张性支扩,无蜂窝肺样改变。
二、如何识别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1.识别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意义:
(1)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较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预后好;
(2)两者在治疗上存在差异: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寻常型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对免疫抑制剂效果较好,可以达到完全逆转;
特发性肺纤维化/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特发性-寻常型间质性肺炎)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效,只能选择吡非尼酮、尼达尼布或采用肺移植才能缓解病情;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非寻常型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可以选择激素加免疫抑制剂,在疾病初期效果明显。
2.对于已确诊结缔组织病,重点以下内容:
证实结缔组织病是既往诊断还是新诊断;
考虑是否有其他病因(如药物性损伤);
间质性肺炎可能的类型-高分辨CT;
肺泡灌洗排除感染;
高分辨CT-非典型间质性肺炎表现,需要活检。
3.识别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胸外症状及体征、血清学检查、HRCT表现、非组织学特点、动态随访,几个方面来确定。
(1)提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胸外症状及体征包括全身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外周循环表现为雷诺现象,皮肤有特征性的皮肌炎、硬皮病等表现;关节肌肉疼痛、肿胀、僵硬;口眼干燥、反复口腔溃疡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出现多种自身抗体、ANA阳性、肌酶升高等。
(3)HRCT表现的类型:
(4)提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肺组织病理特点:胸膜炎广泛;血管周围致密胶原沉积;淋巴细胞聚集;伴有生发中心形成;明显浆细胞浸润;肺间质外,病理改变累及小气道,肺血管,胸膜等多部位。
三、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的治疗
1.评价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亚临床,进展,或有临床意义。
2.常用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甲强龙;
(2)免疫抑制剂:常用有环磷酰胺、环孢素A、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其他:晓悉,他克莫司(tacrolimus);
(3)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抗TNF-α单抗;
(4)血浆置换。
3.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治疗建议:
SSC、RA、DM、PM、SS可选用强的松和硫唑嘌呤;
对于危重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可选用甲强龙冲击治疗;
SSC、RA合并间质性肺病还可选用环磷酰胺治疗;
SSC、RA、DM、PM还可选用晓悉治疗;
DM、PM可选用他克莫司治疗。
4.吡非尼酮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新选择,它在硬皮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改善呼吸困难,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四、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问题
临床实践中,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的间质性肺炎患者,不符合现有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不能具体诊断为哪一种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炎患者有症状和体征提示结缔组织病,血清自身抗体阴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检测到自身抗体-无胸外表现。按标准不能诊断具体的结缔组织病,但患者具有自身抗体阳性,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表现——伴有自身免疫特点的间质性肺炎的概念应运而生。
ERS/ATS-Reseachstatement指出:有间质性肺炎(HRCT或外科肺活检)证据以及排除其他病因,不符合现有的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临床特征、实验室特征、影像学特征三项中,至少有2项重要表现,既可以诊断为“伴有自身免疫性特点的间质性肺炎(IPAF)”。具有该诊断,就可以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确诊CTD相关间质性肺炎为何查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谱检测是间质性肺炎的必检项目,可用以区分是否为结缔组织病(CTD)相关的间质性肺炎,关系到间质性肺炎的分类和治疗方案的选择。CTD也称为胶原血管病,是一组异质性、免疫介导的、可以累及多个器官的炎症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硬化症(SSc)、干燥综合症(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及系统性血管炎等。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疏松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性水肿、类纤维蛋白变性、小血管坏死和组织损伤。由于支气管、肺血管和肺间质及胸膜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因此是CTD的重要靶器官。所有的呼吸系统结构如气道、血管、肺实质、胸膜、呼吸肌等均可受累。CTD累及呼吸系统引起的主要病变便是肺间质性病变。
因此,诊断是否为CTD相关的间质性肺炎,最重要的便是确诊CTD。这就需要做抗核抗体谱检测。抗核抗体谱包括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ENA)。ANA:根据核荧光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周边型(M型):核周边的荧光增强呈环状。M型的ANA主要有抗双链DNA抗体组成,故高滴度的M型ANA几乎仅见于SLE,因此有助于SLE的诊断。②均质型(H型):整个细胞核呈一片模糊而均匀的荧光。H型的ANA主要有抗脱氧核蛋白抗体组成。高滴度的H型ANA主要见于SLE,而低滴度H型ANA偶可见于药物性狼疮、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斑点型(S型):核内荧光呈颗粒状。是由抗Sm抗体、抗SSB/La抗体、抗Scl-70抗体等多种抗体组成。因此S型ANA可见于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PSS),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PM或DM)等自身免疫病。抗DNA抗体:抗DNA抗体主要为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主要见于SLE患儿,其他疾病及正常人很少出现,是SLE的诊断标准之一。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不仅表示疾病的活动性,而且提示疾病累及肾脏的可能性。ENA:①抗Sm抗体:其抗原主要为U簇小分子细胞核糖核蛋白微粒。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为SLE的诊断指标之一。Sm抗体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和中枢神经病变有关。②抗RNP抗体:其抗原主要为U1小分子细胞核糖核蛋白粒子,主要见于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有SLE、PSS或DM的临床表现,高滴度的RNP抗体为混合结缔组织病的标志。③抗SSA/Ro抗体:抗SSA抗体主要参与皮肤的病理损害,引起以重度过敏为特征的急性皮肤型狼疮的皮损,当母体血清中含有IgG类的抗SSA抗体,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出现典型的SLE皮损,该抗体还可以与胎儿的心脏传导系统结合,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完全型传导阻滞。④抗SSB/La抗体:该抗体是目前公认的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抗体。其他免疫性疾病如果发现抗SSB抗体阳性,患者一般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⑤抗Scl-70抗体:其仅见于硬皮病,是硬皮病的特异性抗体。因此检查抗核抗体谱有助于间质性肺炎的明确诊断,有助于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在间质性肺炎的各个时期我们都要重视抗核抗体谱的检测。欢迎:长按加
科室联系
护士办公室:-
医生办公室:-
主任办公室:-
科室五楼
本相关文章:
读懂抗核抗体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思考
类风湿关节炎二十年回顾
针灸二科诊治特色
年北京风湿年会听课笔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