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天服用1次的药物
(一)需要早上服用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高峰是上午8时左右在血中达到峰值,中午开始下降,午夜零时降至最低。临床研究发现:将其传统的每日分次给药方案改为每晨7、8时1次给药,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而且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
降压药
高血压疾病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特点,白天血压高于夜间,治疗高血压时将白天过高的血压降至正常。故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多在7:00左右服用,常用药物有吲达帕胺,非洛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拉西地平(若1日2次用药宜早上7时,下午4时,不可临睡前服用,以免夜间血压下降,清晨日渐血压波动的现象)
(二)需晚上服用的药物
他汀类调血脂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对于调血脂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采用每日睡前口服,代替每日3次服药效果最佳。
抗哮喘药
据统计哮喘在睡眠时的发作率是白天的倍。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晚上服用氨茶碱与白天服用相比较,有较低的血药峰浓度和较长的药物峰值时间。氨茶碱的疗效结果比较显示,每晚8时口服1次的平喘效果显著优于每日2次的给药方案。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故1日服用1次的抗哮喘药多在睡前半小时口服。常用药物有:氨茶碱缓释片、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班布特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等。
催眠药
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临时服用,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类的劳拉西泮,需睡前半小时服用。
轻泻药
治便秘的温和泻药如比沙可啶、酚酞、液状石蜡等,服用后8-10小时见效,均需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次日晨排便。
H2受体拮抗剂(抗酸药)
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均有极强的抑制胃肠分泌的作用,它们不紧能缓解因溃疡引起的疼痛,而且可制止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在疾病的急性期早晚各服1次,待疾病缓解稳定后,改为每晚服用1次维持量。近年来,国内为学者多主张采用全天睡前顿服的疗法,因为胃酸的分泌有昼少夜多的规律(人体胃酸的分泌从中午开始缓慢升高,夜间20时急剧升高,22时左右达高峰)临床研究显示本类药物睡前顿服与分次疗效相同或更优,不仅方便患者,而且减少不良反应。
阿片类镇痛药
二氢埃托啡、美沙酮、曲马多用于癌症病人的止痛,以夜晚临睡前服用为好,因为人的痛觉以上午最为迟钝,而午夜至凌晨最为敏感,这与脑中存在的内源性脑啡肽等止痛物质有关。
(三)需中午服用的药物
无特别强调需晚上或者早上服用的药物,可在中餐后半小时服用。
二、一日服用数次的药物
(一)餐前服用的药物
降血糖药
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血糖药需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呲嗪等。1日服用1次的降糖药如格列呲嗪控释片、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等则宜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消化系统药物
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普胺、西沙比利大多在餐前服用;胃肠解痉药如颠茄合剂、溴丙胺太林;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胶体次枸橼酸铋等。另外还有大黄、苏打、丙谷胺、奥美拉唑等均需餐前服用。
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应餐前服用。
(二)餐后服用的药物
刺激性药物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硫酸亚铁等避免对胃肠产生刺激;组胺H1受体阻断药异丙嗪、苯海拉明、特非那丁等;铁剂补血药物富马酸亚铁、硫酸亚铁;化痰平喘药氨溴索、氯化铵、氨茶碱等;中和胃酸的药物铝碳酸镁,盖胃平等需餐后服用,因进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因餐后食物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的药物
普萘洛尔、苯妥英钠、螺内酯、氢氯噻嗪、维生素B2等(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需餐后服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