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五个着力点

兰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news.360xh.com/202003/18/56218.html

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揽全局、果断决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最有力的制度保证。

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线工作者以及众多人民群众冲锋在前、顽强拼搏,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一系列壮举不仅让每一位中国人备受感动,而且使世界卫生组织考察疫情官员震撼。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引用郭沫若的诗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高度肯定了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付出艰辛和努力的全体人民。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全体中华儿女在实践中形成了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为主要内涵的伟大抗疫精神。

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人民战争、阻击战、整体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等积极预防和治疗战略举措,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深入观察,在具体防控工作中基层工作仍然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部分县级以下政府、社区、村庄应急预案空白;信息化指挥机制不健全,系统老旧,共享性差,难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县级以下的基层指挥协调依然依靠传统手段,指挥调度灵敏性差;应急物资生产基地布局不合理,部分市级以下地区缺乏生应急物资生产基地,应急物资依靠外购,当疫情爆发时,在“远水难救近火”的情况下,应急处置成为无源之水;基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甚至零储备;应急防疫专门机构建设、专业队伍建设及救治院所建设未形成体系,部分基层政府甚至没有建立专业的机构和团队;联防联控联治体系不健全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想要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便是当前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之一。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指的是建立涵盖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兼顾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指挥控制中心,力争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和空隙,提高指挥中心覆盖率。信息化指挥控制中心可以尝试与国家其它应急指控平台融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指控合一,灵敏高效。国家指挥控制中心可以随机通过远程视频调度到社区、村庄一级,提高指挥效率。早在年非典爆发前,上海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可视指挥控制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和街道,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本。

二、明确“两个责任”

“两个责任”指的是日常预防的建设责任和应急处突的责任,日常预防的建设责任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生产基地建设、应急物资生产储备、防疫专门机构建设、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建设和救治院所建设等。

日常预防的建设责任和应急处突责任都需法制化和规范化,不断充实防控班子和人员力量,防控人员不因换届等原因间断。只有做好日常的预防建设工作,才能提升应对能力,风险来临时方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

在这两个责任中,应急力量的培养、储备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责任必须夯实。应急力量是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哨兵”,是做好防控的钢铁防线,必须重视和培养;应急物资是应对疫情的物资保障,疫情发生后应急物资准备充足、及时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抗疫的应急物资主要包括防控疫情的专业物资和应对疫情所需的基本物资。应急物资储备需要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以便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

三、物资储备做到“三分开”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对应急物资的需求也是随机的。抗疫过程中物资储备“三分开”是指各级政府、应急实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按照“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的原则,把应急指挥、安全防护及生活等物资分为三种类型:留守备用物资、抗疫过程中需要的物资以及家庭个人储备物资三种类型。做好分类,有助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疫情的物资保障能力,做到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二者兼顾。

留守备用物资通过建立相应的储备物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建立物资管理台账,使用后尽快补充;抗疫过程中所需物资按照缓急、远近不同进行调度,先急后缓,保证重点,统筹协调,及时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资效用;当前,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主体上,偏向政府储备,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家庭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家庭个人物资储备贫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需要克服这一不足,保障民众物资需求。

此外,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建立健全储备物资监测网络,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物资信息,并实行资源共享,确保储备物资充足、常备不懈。

四、应急训练演练实现“四有”

应急训练演练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环节,需要做到“四有”,即有方案、有训练、有演练、有考核。应急训练演练需要制定自上而下的演练方案,为训练演练提供方向性指导和实践依据,演练方案的制定是应对疫情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围绕疫情防控制定训练演练方案,保证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到协调应对。同时,应急演练方案中既要包括原则性的规定,也要涵盖具体操作方案,提高可操作性。

应急训练、演练能够提高政府机关应对疫情的实战能力,包括领导的指挥能力、参战人员的应急操作能力、政府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等。定期或不定期的训练和演练,能够检验方案的完整性、周密性和适应性,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方案,实现方案的开放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应急演练还能提高民众应对疫情的技能,提升自救能力,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应急演练与考核是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适时考核才能确保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参与主体认真履行职责,了解新冠肺炎应对过程中人员配备、制度落实、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等情况。同时,通过考核能够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督促整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五、各项应急措施确保“五定”

应急措施是有效实施应急预案的细化动作,关系着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的顺畅与否,科学的应急措施能有效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措施时要确保“五定”:定人,定车,定位,定医疗机构。

定人,就是要把防控工作内容和责任明确分解细化到具体的个人,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和有效落实;定物,是要明确应急物资、生活物资的数量和质量及储备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方向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举措;定车,将保障和指挥车辆明确到具体单位和车牌号,保证车辆调度和使用;定位,确定人员、物资、车辆、器材的具体位置;定医疗机构,明确各类就医人员的具体救治医疗机构,提高就医效率。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第一,有利于集中统一高效指挥;第二,有利于做到有备无患,快速展开救治和预防;第三,有利于明确应急准备事项和责任;第四,有利于培养造就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专业救援和指挥队伍;第五,有利于有效应对风险,构建起国家整体安全体系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民众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这一严峻考验,广大中华儿女需要把握和利用这一危机的建设性,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找准着力点,使这一经历成为学习成长的机会,在灾难中学会前行,构筑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中共榆林市委党校张立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bdfnzym/13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