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危害;可累及心脏、肝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重症者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危重疾病。并发症、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脏器衰竭等。
一个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是有利于小儿肺炎患儿恢复的。室温应保持在20C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宝宝呆的病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病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穿堂风,有利于肺炎的恢复。
多喝水,能够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和机体的正常运作。因此,妈妈们应该鼓励患儿多饮水,帮助并指导患儿家长为患儿勤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并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促进排痰的方法
对于痰多的患儿,我们要进行叩背排痰。拍背的最佳时间:清晨起床后。平时应选在餐前30min或者餐后2h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吐奶等影响孩子营养的吸收或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1.拍背手法: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利用腕力快速有节奏叩击背部,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相反,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所以,年轻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会弄疼自己的宝宝。即便在宝宝健康时也可给宝宝拍背,小宝宝很欢迎这种良性刺激,只是这时不用象拍痰时那样使劲就行了。
2.拍背顺序:由下至上、由外向内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如果患儿是单侧肺炎应着重拍病变的那一侧。
3.拍背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背部3~5cm,手指尖部离开背部5~10cm为宜。(患儿舒适,无哭闹)时间频率:持续3~5min,频率要快,起码也要次/min以上,如果能再拍快一点更好。婴幼儿每次拍打时间2~3min。以上拍背动作完成后,让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
有的宝宝不会咳痰,拍出的痰又咽了下去,家长可能担心那是不是白拍了呢?不是白拍了的。拍过之后,痰由呼吸道到了消化道,气道内的异物和过多的液体被清除了,有利于呼吸系统炎症的消除。而消化道内有许多消化酶,可以消化清除这些异物和过多的液体,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就随之消失了!
4、注意事项:
(1)在拍打过程中注意拍打力度(患儿舒适,无哭闹),边拍边观察小儿的面色、呼吸、鼻、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2)叩击时应该用单层薄布(薄衣服)保护背部,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同时也应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时的震荡效果。
(3)如有雾化的患儿应在雾化吸入后进行叩背。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bdfnzym/1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