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I病区病例分享第13期答案
病史简介:
70岁男性,间断咳嗽伴发热1月余入院,伴胸闷气促,反复抗感染1月余(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奎诺酮以及依替米星),发热有好转,但胸部CT右肺病变好转,左肺进展,成效游走性的特点。常规检查起病时炎性指标升高,ANA1:;余基本正常。
起病初CT显示右上肺为主的大片状实变,可见支气管气相
抗感染2周后右肺病变好转,左肺进展并新出现病变
继续抗感染2周复查右肺病变进一步好转,左肺病变进一步加重
分析患者的鉴别诊断如下:(1)感染性疾病: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咳痰症状,血中性粒细胞升高,ESR及C反应蛋白升高以及影像学提示叶、段性肺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是支持感染性疾病(大叶性肺炎),但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覆盖了常见病原菌及不典型病原菌)后影像学加重可以排除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而G试验及GM试验均阴性不支持真菌感染;虽然T-SPOT阳性支持结核感染,但患者影像学变化快,且主要表现为实变及磨玻璃影,缺乏树芽征等播散特点不支持肺结核。综合分析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小。(2)肿瘤性疾病:患者病初影像学表现为右肺大片状实变,肿瘤性疾病需鉴别的主要为肺炎型肺癌(主要为黏液腺癌)以及淋巴瘤,然而患者肿瘤标志物均阴性,且短期复查胸部CT右肺实变好转,影像变化快可排除肿瘤性疾病。(3)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疾病:综合分析需注意鉴别此类疾病。患者发热、胸闷、气促的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双肺毛玻璃影、实变、游走的特点,需考虑以下疾病:a嗜酸粒细胞肺炎;b过敏性肺泡炎;cANCA相关性血管炎;d机化性肺炎:原发性即隐源性,继发性见于凤湿结缔组织疾病、药物性、感染性;e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血管炎抗体阴性,以及抗感染治疗加重需考虑COP。而患者ANA阳性,结合气促、低氧血症需考虑到结缔组织疾病继发机化性肺炎可能。
复查ANA阴性,建议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经皮肺穿刺病理:
经皮肺穿刺组织镜下见部分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样物沉积,肺泡间隔增宽伴不等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未见肉芽肿性病变。患者病理表现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样物沉积,受累的肺泡间隔可见炎症细胞及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病变之间的肺组织基本正常。病理表现是符合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炎(AFOP)的组织学特征。需结合临床和影像排除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alveolardamage,DAD)、机化性肺炎和嗜酸粒细胞性肺炎(eosinophilicpneumonia,EP)等其他急性肺损伤病变后可诊断AFOP。
治疗:
给予醋酸泼尼松片40mg/d,症状完全缓解,治疗17d后复查胸部CT双肺病灶明显吸收,泼尼松逐步减量至3月复查病灶完全吸收,目前随访无复发。
激素治疗17天复查明显吸收,逐步减量后复查完全吸收,目前随访3年余无复发
AFOP最开始于年由Beasley等提出,年美国胸科协会将AFOP确认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罕见病理类型。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内纤维蛋白球沉积,且需累及超过50%肺泡腔区域,肺泡管及细支气管内可见疏松结缔组织而非DAD时典型的肺泡内透明膜形成,有别于DAD、COP以及EP,可分为两种临床类型:急性AFOP快速进展为呼吸衰竭,和ARDS重叠;亚急性一般预后较好。AFOP可以为特发性,也可以与胶原蛋白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药物反应(胺碘酮和阿巴卡韦)、职业和环境暴露以及各种感染等相关。发热是AFOP最常见的症状,其他包括咳嗽、咳痰及气促。实验室检查方面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血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另外肝功能受损也是常见的,影像学最常见的为多发的实变影,抗生素效果欠佳而对激素治疗效果好。
参考文献:
1.发热伴肺部阴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