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祖春(湖北医院副主任医师)
假如你的孩子高烧不退,使用常规治疗的药物没有任何效果,那么你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了川崎病,该病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心血管功能,甚至心肌梗死。
川崎病,不是日本病
川崎病,听着就像日本人特有的病。其实,该病在亚裔人群的发生率较高。年日本医生川崎富首先报告而得此名。该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表现为全身弥漫性血管炎症,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第一病因。川崎病并发症很可怕,会引起冠状动脉瘤,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需要家长特别警惕。
判断川崎病,要掌握6点
判断是否得了川崎病,主要看是否有以下6个方面的表现:
1
五天以上持续发热。发作初期,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均出现持续39℃~40℃的高热,但使用一般治感冒的抗生素药物没有任何效果。与普通感冒相比,发病初期患儿一般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数患儿在发病时就比较严重。
2
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的分泌物。
3
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4
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5
多形性皮疹,但没有水疱或痂皮。
6
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恢复期手指和脚趾尖开始片状脱皮。
上述6个主要症状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诊断为本病。如果6个症状中只出现4个症状,但通过超声心动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可确诊为本病。连续发烧5天也是该病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当然有时是3天(因为用退烧药的缘故),也可以怀疑是本病。
病因不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并不是发烧、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表现,而是对心脏等内在脏器的危害。小孩患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15%~20%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引起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算是早期治疗呢?孩子发病12天以内都算及时,最好是在发病5~9天治疗,效果更好。
通常,川崎病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峰期,是在起病后两周左右(即疾病的恢复期)。因此,病儿应在急性期(10天内)就接受治疗。为了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可以做一个心脏彩超,就是超声心动图,通过做超声心动图来看看冠状动脉有没有扩张,有没有冠状动脉瘤的产生。大部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属于扩张型,多为一过性,一般3~4周后恢复正常;冠状动脉瘤则占很小部分,巨大动脉瘤就更为少见。不过,即使发生了冠状动脉瘤,家长也不必过分担心,因绝大部分经严格正规治疗后,是可以消失的。
川崎病不是常见病,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该病不遗传、不传染,但因为其病因不明确,所以也不像其他疾病能有针对性地去预防。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才是关键。
祸及心脏,每月定期复查
川崎病的治疗并不复杂。早期可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非常有效。为防止冠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待热退后减量;一般治疗两个月即可停药。当然,如果已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则需用药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
需要提醒的是,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出院后的第1、3、6个月及1~2年内,仍需分别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等。出现了冠状动脉瘤的患儿,由于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病变,可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这类患儿每月都应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心脏超声检查,并在医生的观察指导下,进行连续性治疗,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
赞赏
长按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z/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