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第期肺磨玻璃样结节热消

今天阅读和分享的是由李晓光教授和叶欣教授联名撰写的编者按文章,进一步为大家释疑,明确活检、消融同步进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肺磨玻璃样结节热消融治疗后的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方法是否可行?使用低剂量CT扫描进行肺癌筛查已显示出肺癌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显著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以下事实:肺磨玻璃样结节(GGOs)的检出率正在增加,表现为GGOs的肺癌通常在生物学行为上不活跃,并且通常不会转移至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如果处理得当,对于以GGO为主的肺癌,其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可以达到%。但是,并非所有的GGO都是恶性的或需要手术切除的。许多良性疾病,例如局灶性间质纤维化、曲霉病、嗜酸性肉芽肿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机化性肺炎、子宫内膜异位和韦格纳肉芽肿等可能表现为GGO。通常,当存在实性成分时,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对GGO的持续发现可能表明肿瘤性疾病的恶性可能性更高。GGO内不断增长的实性病变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指标,而在抗生素或类固醇治疗后消失的病变极有可能是良性的。包括Fleischner学会,BritishThoracic学会和JapanClinicalOncologyGroup在内的不同学会已经发布了有关GGO管理的最新指南。根据GGO的大小和组成,可以采用不同的跟进和管理策略。通常,对于GGO直径为15mm或实性成分≥5mm的病变,应考虑活检或手术切除。尽管大多数外科医生建议在切除前进行活检,但有些人则更喜欢直接手术切除。他们基于CT与组织病理学发现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以及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切除GGO的简便性和低创伤性来支持这种做法。尽管如此,在手术前进行组织学检查以计划对患者的最佳治疗似乎是适当的。术前CT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可显著减少非恶性肺结节的切除。CT引导的活检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具有很高的诊断率,主要用于实性肺病变。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了CT引导的经皮经皮穿刺活检(PTNB)对GGO病变的鉴别诊断的总体诊断作用,报道了CT引导的PTNB对GGO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度和高特异性(0.94;95%的置信度)区间[CI],0.84–0.98)和敏感性(0.92;95%CI,0.88–0.95)。然而,Lee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指出PTNB在较小或亚实性病变的诊断失败率相对较高,无法评估的结果通常是由于细针抽吸或标本质量不足所致。因此,用于GGO的PTNB仍然是一项重大的临床挑战。近年来,在无法手术的早期肺癌中,通过微创经皮治疗(例如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消融和激光消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其临床结果和安全性前景良好。对于以GGO为主导的肺癌,影像引导的热消融术在5年总生存率方面已达到与手术切除术相当的初步结果。然而,与手术切除相比,缺乏病理信息是热消融的严重缺陷。对于进行热消融的患者,在确定随访期或需要辅助治疗时,病理诊断也非常重要。为了弥补这一局限性并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建议在热消融之前使用支气管镜或经胸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但是,术前活检有并发症的风险。此外,选择进行热消融的患者通常表现出高风险因素,例如呼吸功能低下或严重的合并症;因此,与热消融分次进行活检有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单独进行活检可能会引起气胸、出血和空气栓塞(可能导致死亡)并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些医生选择在同一诊疗过程中同步进行肺肿瘤的活检和消融,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当前,这种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进行CT引导的活检,然后立即进行热消融,另一种是先进行消融,然后进行芯针活检。两种模式都是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消融前立即进行的肺活检可能由于活检后出血而导致潜在的肿瘤穿刺定位困难,这可能使肿瘤显示不清并改变热消融装置(电极,天线或探头)的定位精度;此外,活检引起的气胸会使穿刺更加困难。该问题在消融GGO损伤中更为严重。多项研究表明,在肺癌消融后进行的病理检查中,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肿瘤形态学特征的诊断是可行的。可对紧随RFA之后获得的肺肿瘤标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分析。首先采用这种消融方法,然后立即进行消融后活检,可以同时实现高度怀疑的恶性肺结节的诊断和精确治疗的目标,从而避免了在单独进行活检的风险和不适以及在消融前进行活检时消融的潜在困难。要获得足够的标本并提高PTNB对肺GGO的诊断率具有挑战性。为了获得足够的标本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分析以及可能的分子和基因组谱分析,需要通过核心针穿刺活检获得不止一条标本,但细针穿刺很难做到,尤其是对于肺GGO来说,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就安全性和效率而言,在进行肺GGO的PTNB方面存在困难。热消融后立即进行活检为实现该目标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仅有少数病例报告描述了RFG后或冷冻消融后肺GGO的活检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据我们所知,Wang等人的文章是大规模病例系列研究的第一份报告,探讨了MWA后PTNB对肺GGO的诊断能力。在该研究中,招募了74例具有74个肺GGO的患者,并进行了MWA治疗,其中在MWA之前和之后立即进行了经皮穿刺活检。使用苏木精和曙红染色和免疫染色对所有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MWA之前和之后的阳性诊断率之间无显着差异(P=0.10)。值得注意的是,MWA之前和之后联合诊断的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MWA之前的活检(P0.05)。此外,根据MWA活检的结果,四名MWA前活检诊断为正常肺组织的患者最终根据MWA后立即进行的活检被修正诊断为微浸润性腺癌(n=2)或浸润性腺癌(n=2)。这表明MWA活检可以在GGO的最终病理诊断中起重要的补充作用。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消融后,人们可以放心地对GGO病变进行活检并获得更多的样本而不必担心出血并发症。该技术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可以接受的。随着对肺GGO的检测的增加以及支持热消融疗效和安全性的更多证据的积累,我们相信使用热消融可以治疗越来越多的高度怀疑恶性的GGO。此外,同时消融和立即消融活检技术将有助于解决诊断和治疗肺GGOs的难题。消融肺GGOs后进行CT引导下的PTNB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原文:LiX,YeX.Computedtomography-guidedpercutaneouscore-needlebiopsyafterthermalablationforlungground-glassopacities:Isthemethodsound?JCancerResTher.;15(7):-.doi:10./jcrt.JCRT__19.PMID:.

译者述评:

对于GGO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进行CT引导的活检,然后立即进行热消融,另一种是先进行消融,然后进行芯针活检。两种模式都是可行且相对安全的。对于实质成分非常有限的小GGO活检的阳性率还不是很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案

译者简介:

靳勇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核宝源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z/10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