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41903.html
这几天,宝姨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军辉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系列“后怕”的图,感觉必须要和我们的宝亲分享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这些事离我们很远,可是,看看医生的收诊记录就知道:在我们身边,短短时间内,就有这么多宝宝受罪,为了宝宝,“小心”说多少遍都不为过。
先来看看这些案例一十个月的孩子吃螃蟹,家长也真敢喂,卡在右侧主支气管下端,夹碎后取出。
二刚刚手术从右肺上叶支气管取出来的异物,我们几个人愣是分辨不出是啥东西。
三七个月龄婴儿!我刚刚给她进行了急诊气管异物取出手术,从左侧主支气管取出烂肉一小堆!这辅食添加的也是过了!都把肉“添加”到气管里了。
四这是刚刚急诊手术从一岁八个月的患儿食道内取出的硬币!孩子他妈也是,这么小的孩子你给他玩啥不行,非要玩硬币,手术时发现孩子食道黏膜都破了!
五这是我刚刚急诊手术从一个一岁六个月孩子左支气管取出的半粒葵花子外壳!真怀疑那孩子是咋呛进去的?父母责任重如山啊!
六这是刚刚急诊手术从一个一岁8个月孩子左侧支气管取出的1.5cm长的鸡骨头,孩子真幸运,这么大的骨头已经进肺9天了!感谢手术室麻醉师和护理人员!
张军辉是一名从业近20年的耳鼻喉科医生了,他说,日常生活接触到的这样的事,真是数不胜数。
除了常见的异物被卡到食道,还有一种情况,是异物卡到气管了。这是一种相对“隐蔽”的情况:孩子当时只是剧烈呛咳一阵子,看上去没什么事,其实是异物落进气管,结果留下了严重后患。
孩子被呛到咳嗽一阵没事了?千万别大意张军辉说,异物吸入到气管,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呛咳,也有可能是慢性咳嗽,甚至发展成肺炎等。
“有的是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发作,一直慢性咳嗽,或者反复肺炎,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张军辉提醒,如果孩子吞到东西曾经剧烈呛咳,过后看上去虽然没什么事,家长也一定不要心存侥幸。
“网上流传的海姆立克等多种急救法,可以针对食道异物迅速急救,但是针对气管异物,一般很难起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医院,切开气管取出。”
1——3岁孩子,家长最应该小心
张军辉说,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90%在5岁以下,高峰期是2岁。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外界事物感到新鲜,喜欢放到嘴里,牙齿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充分嚼碎;在吃东西时跑、跳、跌倒、做游戏、嬉戏或哭闹时,容易将食物误吸入呼吸道。
还有的宝宝喜欢口中含物,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注意不到潜在危险性,孩子容易在哭闹、嬉笑或跌倒时,将口中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男孩多于女孩,这可能与男孩天性好动有关,男孩爱跑、跳、游戏、打闹,而这些行为易使口中所含食品及玩具误吸入气管。
最重要的来了,宝亲们,为了宝宝,一定要注意这些:
5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要做到这几条↓
张军辉说,由于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所以5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要尽量做到这几条:
1,5岁以内孩子避免接触花生米、瓜子、豆类等坚果及其他带核的食物;
2,不要养成宝宝口内含物的习惯,重点是小孩进食时集中注意力,避免在玩耍、哭闹时喂食,吃饭时不可嬉笑、蹦跳、追逐打闹,也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小孩,以免大哭大笑,因为这些行为都容易导致异物误入气道;
3,防止宝宝口含小玩具玩耍,凡是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
4,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避免吸入气管;
5,发现孩子口中已含异物,要耐心劝导,让他自行吐出,不要责骂或强行挖出,以免造成孩子哭闹,异物被深吸气吸入气管、支气管。
亲,看后转发是对宝姨、宝舅的最大支持!
采写: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肖肖记者吴涛宗雷
统筹:李雅静编辑:高利国校对:朱碧波
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