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9月23日,由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肺腑之道“e连线”肺癌线上MDT正式举办。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北京、大连、石家庄和西安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医院惠周光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特邀医院于洪教授团队、医院王军教授团队和西安医院姚煜教授团队。
肺腑之道参会会场
本次会议共分享了四个精彩病例。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病例一Ⅲ期NSCLC全程治疗病例
医院(视频0:11:30)
第一个病例是由医院于洪教授团队的屈艳丽教授分享的。因“右肺上叶鳞癌根治术后1年,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月余”,就诊的51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患者男,51岁。右肺上叶鳞癌根治术后1年,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月余。
-8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白色粘痰偶带鲜红色血丝,未重视及治疗,间断咳痰带血未见明显好转。-10医院行肺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11-1就诊于医院,PET-CT见右肺上叶后段高代谢肿块,75*40mm,与右肺门关系紧密,SUVmax7.4考虑肺癌可能性大,肺门、纵隔未见代谢增高淋巴结,双侧颈深部淋巴结代谢增高,考虑炎性反应。
病理与诊断
-11-6北京医院胸腔镜下右肺上叶肿物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肺上叶后段,大小约7*6*3cm,未累及支气管,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对应处胸膜局部粗糙,面积2.5*2cm。
术后病理:右肺上叶低分化癌大片坏死,免疫组化示鳞状细胞癌分化,4、11组
(分别为5/9、1/7);支气管旁淋巴结(2、7、10、11L)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分别0/1、0/2、0/3、0/2、0/1)。支气管断端未见癌,右肺中叶未见癌。PD-L1+25%,MMR完整。
DP方案(多西他赛mgd1顺铂mgd1)辅助化疗4周期,拒绝行术后辅助放疗,定期复查。
-10-25医院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支持转移性癌,提示肺来源的转移性腺癌,脉管内见癌栓,来诊我院系统治疗,我院病理会诊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倾向鳞癌。
入院诊断:
右肺上叶恶性肿瘤术后ypT3N2M0ⅢB期
鳞状细胞癌
肺门纵隔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右锁骨上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rT0N3M0ⅢC期
KPS90分
治疗经过
患者无放化疗禁忌,-11-19~12-29行右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6MVX射线,IMRT,PGTV予66Gy/30f,PTV予60Gy/30f;顺铂(30mgd1-4)第1、4周同步化疗,1度胃肠道反应,放疗20次复查CT同入院前PET-CT比较;右颈部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疗效评估PR。
-12-30(放疗后第一天)开始行PD-L1单抗durvalumabmg免疫治疗,过程顺利,无明显不适。mgQ2W,应用6个周期时,颈部增强CT检查,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疗效评估CR。目前12个周期,患者无明显不适。
专家讨论摘要
1、对于N2病人,术后放疗是有生存获益的,但是证据强度不够。
2、对于该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是较低的,因为该患者病灶主要位于锁骨上区,而且PD-L1相对于PD-1来说免疫性肺炎的发生率也较低。
病例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历讨论
中医院(视频0:46:55)
第二个病例是由中医院惠周光教授团队的邓垒教授分享的因“确诊肺鳞癌2周”入院诊治的55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史情况
患者女,55岁。-3-29,因“确诊肺鳞癌2周入院”。患者于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无痰,无咯血、胸痛等不适,无发热,伴活动后轻微气短,予止咳对症等治疗未见缓解。
治疗经过
本病例讨论问题:
1、除肺部病灶之外的转移部位,局部放疗可否尽早加入?
2、放射性肺炎已经稳定1年半,可否联合免疫治疗,及联合的时机?
专家讨论摘要
1、淋巴结PD-L1并不能代表全身PD-L1的表达情况情况。
2、患者已经有了免疫性肺炎,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获益。
3、如果放射性肺炎已经平稳,需要免疫治疗时候,免疫治疗应该是可以用的。
病例三EGFR-TKIs耐药肺腺癌转化小细胞癌病例汇报
医院(视频1:06:59)
第三个病例是由医院王军教授团队的刘青教授分享的因“背部疼痛2月,发现右肺占位2天”入院诊治的56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首次入院
患者男,56岁,因“背部疼痛2月,发现右肺占位2天”入院。
胸部CT:右肺上叶占位,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第2胸椎附件及第3胸椎椎体转移性占位。ECT示:左5后肋、胸2~5椎体、腰4椎体、骶骨及两侧髂骨多发骨转移。右肺上叶病变针吸病理:腺癌。
诊断:右肺腺癌IVB期(cT1cN0M1c)
放疗:胸2~5椎体,39Gy/13次
基因检测(外院):19外显子缺失突变。给予吉非替尼(mg1/日)
二次入院
因“右肺癌骨转移放疗后6个月,腰骶部疼痛加重1个月”入院。
胸部CT示:右肺多发小结节,考虑转移
腰骶椎MRI:腰4椎体、骶骨、两侧髂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转移。
治疗方案:
放疗:腰4椎体、双侧髂骨、骶骨局部放疗,PTV≥45Gy/15f。患者拒绝再次行基因检测,行培美曲塞+顺铂方案*1。出院后于当地继续原方案化疗。
-02移植后第一次复发:
第三次入院
因“右肺癌骨转移放化疗后3个月,右胸及腰部疼痛1周”入我院肿瘤内科。
胸部CT:右肺上叶软组织影。纵隔、右肺门、右侧心膈角多发淋巴结;右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增大,考虑转移。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考虑转移。肝左叶囊肿。
ECT:胸2、4椎体,腰椎、骨盆多发转移。
第三次入院
因“右肺癌骨转移放化疗后3个月,右胸及腰部疼痛1周”入我院肿瘤内科。
胸部CT:右肺上叶软组织影。纵隔、右肺门、右侧心膈角多发淋巴结;右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增大,考虑转移。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考虑转移。肝左叶囊肿。
ECT:胸2、4椎体,腰椎、骨盆多发转移。
外院诊治经过
患者自出院后,口服依托泊苷+奥西替尼维持治疗
服药1个月后自觉右侧胸壁疼痛渐加重,医院
胸+上腹部强化CT(.12.5):右胸膜转移、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右心膈角淋巴结转移,肝囊肿
右胸膜转移结节病理:小细胞癌
治疗方案:
放疗:右胸膜转移灶40Gy/16f
化疗:IP(伊利替康+洛铂)
IP方案化疗一周期后出现IV度骨髓抑制,停止放疗后2周完成治疗
患者自出院后口服安罗替尼(10mgd1-14)一周期后,增量至12mgd1-14
复查胸+上腹部CT(医院.2.26):右侧胸膜转移较前好转,肝脏多发乏血供结节,考虑转移;腹膜后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
患者继续安罗替尼(12mgd1-14)后4天,血小板下降至44*/L,伴牙龈出血,遂停药
患者自觉右胸壁疼痛渐加重,口服盐酸羟考酮(mg2/日),为行进一步诊治入我科
入院日期:.3.25
本次入院治疗
本病例讨论问题:
1、EGFR-TKIs耐药患者转化SCLC的几率?
2、EGFR-TKIs耐药肺腺癌转化SCLC的机制?
3、EGFR-TKIs耐药肺腺癌转化SCLC的治疗方案?
专家讨论摘要
1、出现病理类型的转化,我们推荐还是按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该病例临床数据反馈较少,但是免疫联合化疗还有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2、如果仍然存在EGFR突变时,往往是在TKI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转化,没有明确的biomarker变化指征的话,继续使用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3、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的概率并不是很高。
病例四恶行畸胎瘤合并上腔静脉梗
西安医院(视频1:43:34)
第四个病例是由西安医院姚煜教授团队的王哲教授分享的因。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情况
患者女,3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水肿1月入院。无明显声音嘶哑。颜面部、前胸、双上肢明显水肿。
肺结节穿刺提示机化性肺炎,纵隔肿瘤穿刺提示腺癌。
治疗经过培美曲塞+顺铂化疗两周期
放疗40Gy/20
肿块较前有所缩小
手术治疗
家属强烈要求手术切除,于-5-9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上腔静脉切除。因患者上腔静脉完全闭塞,血管代偿明显,术中阻断上腔静脉,颈内静脉压力无明显变化。在保留奇静脉下,未进行血管重建。
术中肿瘤多数呈囊实性病变,腔内有毛发,黄色皮脂样物质,囊腔局部增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术后一月患者出现皮下结节,颈部多发淋巴结。切除活检提示腺癌转移。
再次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一周期结节及淋巴结消失。
复查CT提示纵隔肿瘤有复发迹象。目前已经术后给予4次化疗。
专家讨论摘要
1、我们把肿瘤大部分切除了,可能是腺癌在转移过程中起作用。当然,我们可以通过PET等功能影像来进行评价。
2、我们可以从影像和症状来判断畸胎瘤的恶性程度。同时建议手术做上腔静脉重建,水肿可能有改善。
本次“e连线”肺腑之道肺癌MDT会议为大家带来了四个非常精彩的病例。通过讨论解决了临床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明确了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促进各中心对肝胆胰肿瘤领域疑难病例的交流,为未来治疗方向提供选择。相信此次MDT会议给线上线下的各位医生带来颇多获益。
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lbdf/1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