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园地早期胃肠滋养对重症肺炎患者

早期胃肠滋养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医院

医者:徐燕

正文

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综合治疗中获益。重症肺炎患者存在自身体质因素及感染因素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营养状况不佳,营养消耗大。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病人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营养支持的不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病死率升高。本研究比较早期胃肠滋养与常规营养支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对重症肺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ICU住院日、死亡率以及临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早期胃肠滋养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关键词]重症肺炎;早期胃肠滋养;胃肠功能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滋养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ICU科室年01月-年12月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有关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的重症肺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早期胃肠滋养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3~84岁,平均72.80岁;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3~83岁,平均69.65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应用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减轻炎症反应。观察组(早期胃肠滋养组):前期给予病人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肠内营养乳剂,第1天肠内营养占所需能量的20%,以后每天逐渐增加20%肠内营养,并相应减少肠外营养输注量。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组):前期给予病人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待首次排便后,逐渐给予肠内营养乳剂,并相应减少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期间为整个ICU住院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ICU治疗期间的首次排便时间,呼吸机支持天数,ICU住院日,临床并发症3方面,并进行比较,观察期为整个ICU住院日。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呼吸机支持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平均住院日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临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临床死亡率观察组亦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2-1、表2-2。

表2-1: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比较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日

首次排便时间

观察组(n=20)

n=20

7.45±2.80

9.25±1.99

2.80±1.11

对照组(n=20)

n=20

12.95±2.87

15.70±3.16

6.40±1.09

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2-2:两组营养支持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

组别

高血糖

腹泻腹胀

胃储留

肝功能损害

上消化道出血

死亡率

观察组(n=20)

1(5%)

3(15%)

2(10%)

1(5%)

2(10%)

3(15%)

对照组(n=20)

7△(35%)

2(20%)

3(15%)

8△(40%)

7△(37%)

5(25%)

△:P<0.05

3

结果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老年患者因自身体质因素及基础疾病偏多等因素,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可能性较高,故临床上重症肺炎以老年患者居多。重症肺炎患者由于疾病及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各组织器官呈退行性变化,营养吸收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加之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对于疾病的康复和并发症的控制不利,是难治和加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认识到胃肠道在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2],危重病患者一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则提示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因此,在重症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疾病的药物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方面的干预也不容忽视。在重症肺炎患者救治中,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至关重要[3]。

重症肺炎常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而这些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胰岛素抵抗,糖原异生作用增强,脂肪大量氧化,蛋白质分解增强,营养不良的发生难以避免,其发生率几乎%[4],严重营养不良可使患者呼吸肌萎缩,免疫防御能力下降,给抗感染以及呼吸机的有效撤除造成很大困难。而机械通气的应用又会引起危重病患者呼吸肌疲劳、无力及营养不良,长期机械通气甚至引起患者呼吸机依赖,造成脱机困难[5];此时,VAP的发生率亦随之明显提高[6],而营养支持治疗是危重病患者综合救治措施中的关键之一,亦是其他治疗措施得以正常进行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与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7]。因此,临床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危重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营养补充。

而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可以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肠外营养虽能提供热量,但存在很多缺陷,如长期肠外营养(PN)可引起胃肠功能减退,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肠道内细菌及毒素大量侵入血液及组织中,引起内毒素血症。肠内营养(EN)作为生理营养途径有助于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维持其机械和生物屏障功能,促进消化酶分泌及肠蠕动增强,营养吸收全面,有助于肝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维持。

结合危重症患者的生理特点,单纯肠内营养有能量供给不足之虑[8],单纯使用肠外营养易使胃肠黏膜萎缩[9],最终导致肠功能障碍和衰竭。肠内营养属于生理性营养途径,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及胃肠黏膜的完整,还能显著改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能防止细菌移位[10]。故在临床早期,少量给予肠内营养,能够尽早刺激胃肠道分泌,有助于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维持其机械和生物屏障功能,促进消化酶分泌及肠蠕动增强,营养吸收全面,有助于肝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维持。

本研究通过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胃肠滋养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的比较发现,早期胃肠滋养在缩短重症肺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呼吸机支持天数、以及缩短ICU住院日、降低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营养支持组,且在营养支持的并发症方面,早期胃肠滋养组亦明显少于常规营养支持组。

综上所述,早期胃肠滋养能明显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只要患者胃肠道具有功能,应尽量进行早期胃肠滋养,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如因患者病情只能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时,可待病情转好后添加更换为肠内营养支持,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艾阅读∣一个有用的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jjs/5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