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nbsp内分泌2

A2型题

.激素的作用特性不包括:

A.可以调节所有细胞的功能B.某些激素间具有允许作用

C.作用效应大D.不能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E.不能发动细胞原来没有的生理功能

.关于激素的运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都经血液而运输B.运输距离可有远有近

C.以结合型与游离型运输D.游离型可直接发挥生理作用

E.结合型可充当游离型的临时贮存库

.不属于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生长素释放激素

C促性腺激素D生长抑素

E催乳素释放因子

.垂体萎缩的病人,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甲状腺萎缩B.肾上腺皮质萎缩

C.月经周期停止D.向心性肥胖

E.幼儿病人可导致侏儒症

.关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增加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B.加强心脏活动来升高血压

C.收缩全身小动脉升高血压

D.分泌减少时可引起尿量大增

E.其分泌受血浆晶体渗透浓度的调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不产生:

A.心率加快B.外周阻力增大

C.肌肉震颤D.蛋白质分解

E.基础代谢率升高

.食物中缺碘不会产生:

A.甲状腺摄碘能力增加B.甲状腺肿大

C.基础代谢率降低D.使幼儿智力发育障碍

E.血浆中TSH浓度下降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不产生:

A.向心性肥胖B.男性性早熟

C.伤口不易愈合D.血糖升高

E.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下列哪种情况不引起应激反应?

A.缺氧B.手术

C.精神紧张D.睡眠

E.焦虑不安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患者,排除水分的能力大为减弱,可出现“水中毒”,补充下列哪种激素可缓解症状

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

C.醛固酮D.肾上腺素

E.胰高血糖素

.在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的情况下,甲状腺本身可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前馈调节

E.反馈调节

B型题

(~)

A.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B.激素通过淋巴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C.激素通过轴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D.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作用于靶细胞

E.激素通过扩散而作用于临近的靶细胞

.远距分泌是指

.旁分泌是指

(~)

cGMP

ATP

5’-AMP

ADH

cADP

.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

(~)

A.T1

B.T2

C.T3

D.T4

E.rT3

.主要以游离型存在的甲状腺激素是

.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

(~)

促进蛋白质分解

促进软骨生长

升高血钙

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生长介素的主要作用是

.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

生长素

胰岛素

雄激素

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

.增加机体产热量,耗氧量,提高基础代谢的激素是

.对脂肪、糖原、蛋白质合成都有促进作用的是

.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参与应激反应的是

(~)

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

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

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低下

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胰岛素分泌不足

.向心性肥胖是由于

.原发性糖尿病是由于

.巨人症是由于

.侏儒症是由于

.呆小症是由于

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受激素作用的细胞(组织、器官或腺体),称为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或靶腺)。

第二信使学说:激素(第一信使)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G蛋白变化→效应器酶活性变化→cAMP、IP3、DG或Ca2+等(第二信使)浓度变化→蛋白激酶活性变化→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

基因表达学说:甾体激素通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启动或抑制DNA转录过程,促进或抑制mRNA的形成→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生理效应。

旁分泌:激素通过组织液扩散作用于临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受体的增量调节:某一激素与受体结合时,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量调节或上调。

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腺垂体的活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应激反应:机体遭受环境温度剧变、创伤、手术、缺氧、紧张、焦虑等应激刺激时,血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也参与活动,从以下三方面调节机体适应能力:(1)应激刺激引起的物质产量与不良反应减少;(2)能量代谢中保持葡萄糖对重要器官的供应;(3)对血压的维持起允许“作用”,增强调节血压的反应。

填空题

1.激素靶细胞

2.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

3.血管加压素催产素下丘脑

4.含氮下丘脑靶腺激素

5.垂体门脉腺垂体

6.下丘脑-腺垂体下丘脑-神经垂体

7.促使具泌乳功能的乳腺排乳收缩子宫

8.催乳素催产素

9.侏儒症肢端肥大症

10.视上核室旁核

11.PIF下降

12.GHRHGHRIH

13.骨软骨肌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4.促进促进抑制

15.增高分解升高偏低

16.甲状旁腺激素升高降低降钙素降低

17.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自身调节机制

18.T3T4

19.脑长骨

20.甲状腺激素生长素

21.增强

22.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性激素

23.球状带保钠排钾

24.升高降低

25.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26.肾上腺皮质激素

27.合成血糖

28.酪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

29.胰岛素

30.减少增多

31.增多

32.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33.促进抑制

34.多

35.三大营养物质水盐

36.盐皮质激素性激素

37.肾脏钙磷骨钙

38.交感-肾上腺髓质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

39.肽类单胺类

40.调节物质代谢增多减少促进

41.升高分解负萎缩

42.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交感-肾上腺髓质有害刺激

43.减少增多增多减少

44.松果体睡眠下丘脑—腺垂体—性腺

三、是非题

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

四、问答题

1.激素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仅作为“信使”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它作用于靶细胞,既不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激素只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激素这种选择性作用特性,称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称为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3)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在血中的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显著,因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当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作用原理(1)含氮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学说:激素(第一信使)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G蛋白变化→效应器酶活性变化→cAMP、IP3、DG或Ca2+等(第二信使)浓度变化→蛋白激酶活性变化→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2)类固醇激素作用的基因调节学说:类固醇激素分子小,且具脂溶性,易通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内特异性受体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启动或抑制DNA转录过程,促进或抑制mRNA的形成,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生理效应。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促生长作用:生长素在生长素介质的介导下通过促进骨、软骨、肌肉及其它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发挥其促进生长的作用;(2)对代谢的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钠、钾、磷、硫等的摄取和利用,抑制糖的消耗,加速脂肪分解,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

生长素的分泌调节:生长素受下丘脑GHRH和GHRIH的双重调节,GHRH促进GH分泌,是GH分泌的经常性调节者;GHRIH抑制其分泌,在应激刺激GH分泌过多时才显著发挥作用。GH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也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此外,生长素分泌还受多种因素影响:(1)睡眠:人在觉醒状态下,GH分泌较少,进入慢波睡眠后,GH分泌增加,一小时出现分泌高峰,转入异相睡眠后,GH分泌又减少;(2)代谢因素:血糖、氨基酸、及脂肪酸引起生长素分泌增加;(3)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和睾酮可促进GH分泌。

3.神经垂体激素有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前者主要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后者主要来自室旁核,两者合成后沿下丘脑-垂体束运至神经垂体。

(1)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即具有抗利尿作用。但在脱水或失血情况下,由于血管升压素释放较多,对维持血压有一定作用。(2)催产素: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射乳反射;还可维持乳腺继续泌乳;②可促进子宫收缩,对非孕子宫作用较小,而妊娠子宫较敏感。此外,卵巢催产素对卵泡的生长、成熟、排卵和黄体功能均有重要作用。

4.催乳素(PRL)的作用极为广泛,主要有(1)对乳腺和泌乳的作用:引起并维持泌乳。妊娠期PR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促使乳腺进一步发育,具备泌乳作用;婴儿吮吸乳头可引起射乳反射,使催乳素分泌大大增加。(2)对卵巢的作用:直接影响黄体功能。①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及膜上LH受体数量;②促使脂蛋白与膜上受体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提供孕酮生成底物;③降低孕酮分解。(3)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应激时,血中PRL浓度和ACTH、GH一同升高;分娩、心肌梗死时亦升高;长期饥饿时降低。

催乳素分泌调节:腺垂体PRL的分泌受下丘脑PRF与PIF的双重控制,前者促进PRL分泌,而后者则抑制其分泌,平时以PIF的抑制作用为主。TRH对PRL分泌也有促进作用。5-HT可刺激PRF分泌,而多巴胺则兴奋PIF神经元,抑制PRL分泌。

5.下丘脑基底部促垂体区的神经元分泌神经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至腺垂体,调节其活动(故又称调节性多肽);垂体激素也可经门脉系统血液的反向流动而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促垂体区还与中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处传来的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联系,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9种神经肽,其主要作用如下:

(1)TRH:刺激腺垂体合成、分泌TSH,还可刺激PRL分泌。

(2)GnRH(LH-RH):呈脉冲型释放,可刺激腺垂体LH与FSH合成、分泌,对LH的刺激作用尤为明显。大剂量具有抗生育作用。

(3)GHRH:可刺激腺垂体合成、分泌GH。

(4)GHRIH:除抑制腺垂体合成、分泌GH外,还抑制LH、FSH、PRL、ACTH以及TSH的分泌,对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和胃肠运动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可抑制胰腺、肾素、甲状旁腺激素及降钙素的分泌。

(5)CRH:呈脉冲式释放,有昼夜节律,可刺激ACTH及β-内啡肽的分泌;还可直接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6)PRF和PIF:PIF抑制PRL的分泌;而PRF则刺激PRL的分泌。

(7)MRF与MIF:MRF刺激MSH的分泌,而MIF抑制MSH的分泌;MSH可能处于MIF的紧张性控制之下。

下丘脑肽能神经元除受体液中激素和代谢产物的调控外,还受脑内递质(肽类物质、多巴胺、NE和5-HT等)的调节。

6.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代谢、生长发育,对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也有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①产热效应: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增加产热,②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大剂量促进糖的吸收与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加速外周糖利用;促进胆固醇降解大于合成,故血胆固醇下降;促进蛋白质合成,但过多时促进其分解。

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十分重要;婴幼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将引起呆小症。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其它作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增加。

7.甲状腺功能主要受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和甲状腺三个水平紧密联系,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此外,甲状腺还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1)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TSH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TSH的长期效应是刺激甲状腺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腺垂体TSH分泌受下丘脑TRH的调控。环境因素刺激下丘脑TRH神经元合成、分泌TRH,TRH促进TSH合成、释放。(2)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血中游离的T4与T3浓度的升降,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着经常性反馈调节作用。当血中T4与T3浓度增高时,抑制TSH分泌,并降低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3)甲状腺的自身调节:甲状腺具有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而调节自身对碘的摄取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在缺乏TSH或血液TSH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调节仍能发生,称为甲状腺的自身调节。它是一个有限度的缓慢的调节系统。

8.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时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增多,作用于腺垂体,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增生,导致甲状腺肿大,形成单纯性甲状腺肿或称地方性甲状腺肿。

9.促进生长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和雄激素。(1)生长素:在机体生长方面起关键作用。它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体内所有组织生长;能刺激肝脏产生生长素介质,使软骨骨化和软骨细胞分裂,基质增殖,骨骼生长,使人体增高。(2)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脑和长骨的发育。生理剂量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还与腺垂体分泌生长素有关。如缺乏甲状腺激素,生长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3)胰岛素:不仅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贮存的作用。对于机体生长来说,胰岛素和生长素同等重要。(4)雄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肌肉和骨骼以及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青春期由于雄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男子身体发生比较显著的增长。

10.胰岛素为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其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如下:(1)对糖代谢:能促进全身组织(尤其是肝脏、肌肉和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促进肝、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下降。胰岛素缺乏时,血糖升高,易导致糖尿病。(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肝脏及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与甘油三酯,贮存起来;可抑制脂解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分解。缺乏时,血脂升高。(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①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②直接作用于核糖体,促进蛋白质合成;③加速细胞核内的转录和复制过程,增加RNA和DNA的生成④抑制蛋白质的分解⑤抑制肝的糖异生,使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

胰岛素分泌的调节:(1)血糖浓度为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反之,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2)氨基酸和脂肪的作用:许多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如同时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加倍增加。血中脂肪酸和酮体大量增高时,也可促进胰岛素分泌。(3)激素的作用:①胃肠激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抑胃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②胰高血糖素可通过直接刺激β细胞以及升高血糖的间接作用,使胰岛素分泌增多;③生长素、皮质醇、孕酮和雌激素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④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4)神经调节:迷走神经可能通过M受体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并能通过胃肠道激素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11.(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均有作用。①糖代谢:糖皮质激素是调节机体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它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此外,糖皮质激素又有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与脂肪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以致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促使血糖升高。②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氨基酸转移至肝,生成肝糖原。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时,由于蛋白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少,将出现肌肉消瘦,骨质疏松,皮肤变薄,淋巴组织萎缩等。③脂肪代谢:糖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糖皮质激素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作用不同,四肢脂肪组织分解增强,而腹、面、肩及背的脂肪合成有所增加,以致呈现出面圆、背厚、躯干部发胖而四肢消瘦的特殊体形。(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皮质醇有较弱的贮钠排钾的作用,即对远球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排出K+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另外,皮质醇还可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利于水的排出。皮质醇对水负荷时水的快速排出有一定作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排水能力明显降低,严重时可出现“水中毒”。(3)对血细胞的影响:糖皮质糖素可使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破坏。(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另外,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血浆的滤出,有利于维持血容量。(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如缺氧、创伤、手术、饥饿、疼痛、寒冷以及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等时,血中ACTH浓度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有应激反应中,除了ACTH、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外,b-内啡肽、生长素、催乳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均增加,说明应激反应是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除上述的主要作用外,还有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力、提高胃腺细胞对迷走神经与胃泌素的反应性、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抑制骨的形成而促进其分解等作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作用。

12.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受腺垂体ACTH的经常性控制。ACTH的分泌呈日周期波动,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区生物钟的控制,进而使糖皮质激素分泌也发生相应波动。白天水平较低,入睡后ACTH分泌进一步下降,午夜最低,起床前达到高峰。ACTH不但刺激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刺激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发育生长。

ACTH分泌的调节:ACTH的分泌受下丘脑CRH的控制与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应激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最后通过神经递质,将信息汇集于CRH神经元,使CRH合成、分泌增加。CRH刺激腺垂体分泌ACTH增多。此外,当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时,可使腺垂体合成、释放ACTH减少。同时,腺垂体对CRH的反应性减弱。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主要作用于腺垂体,也可作用于下丘脑,这种反馈称为长反馈。ACTH还可反馈抑制CRH神经元,称为短反馈。总之,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组成一个密切联系、协调统一的功能活动轴,从而维持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和在不同状态下的适应性变化。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使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增强,导致腺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引起肾上腺皮质逐渐萎缩,自身分泌的糖皮质激素量减少。如果突然停药,将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症状。因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不能骤然停药。

五、选择题

A型题

A1型题

1.C2.D3.C4.A5.C6.C7.A8.D9.D10.B

11.E12.C13.D14.E15.E16.B17.E18.B19.C20.B

21.D22.A23.C24.B25.C26.E27.B28.D29.E30.D

31.B32.B33.C34.D35.E36.D37.B38.E39.A40.B

41.D42.B43.B44.D45.C46.D47.B48.A49.D50.D

51.B52.C53.B54.D55.A56.B57.B58.D59.C60.C

61.C62.A63.C64.A65.A66.C67.D68.A69.C70.D

71.D72.D73.A74.B75.A76.B77.E78.D79.E80.D

81.C82.B83.D84.A85.A86.B87.B88.C89.A90.B

91.D92.A93.B94.B95.B96.C97.D98.C99.A.C

.B.D.A.B.E

A2型题

.A.A.C.D.B.B.E.E

.D.B.C

B型题

.A.E.D.A.C.C.B

.C.D.B.E.D.E.B

.A.C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jjs/2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