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俏管家
佛山电台FM90.6《健康揸FIT人》,一档权威好用又有趣好玩的互动型健康节目。
近日广东医科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个误食强碱的幼儿因为家长的错误急救措施孩子又遭受了较为严重的二次伤害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市民邓女士的儿子豆豆1岁9个月大。当天晚上,邓女士正在厨房做家务,客厅突然传来豆豆凄厉的哭喊声。邓女士急忙冲到客厅时,见到地上有残留的通渠粉。原来,豆豆误食了通渠粉。看着持续哭闹的豆豆,邓女士惊慌失措。情急之下,她用清水给豆豆漱口,还帮他催吐。没想到,催吐后豆豆口腔等部位出现了严重的烧伤,呕吐物甚至还灼伤了豆豆的脚趾。豆豆被紧急送到广东医科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PICU后,医生给他进行了牛奶漱口、洗胃和保护胃黏膜等处理。(右)从豆豆胃里抽出的白色胃液
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豆豆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通渠粉带来的持续性化学性损伤令豆豆饱受痛苦,口腔黏膜的严重灼伤、出血与剧烈疼痛让他难以进食。据介绍,通渠粉是一种强力的碱性疏通清洁剂,能快速发生化学反应,主要用于疏通渠道及防备渠道被食物残渣阻塞。据了解,每年广东医科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都接收到多例误服强酸、强碱而需要抢救的病例,患儿年龄在1至5岁间。该院PICU主任邓明红表示,通渠粉属于强碱,强碱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误服强碱后,幼儿可出现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情况,口腔、咽喉、食道和胃可能被灼伤,甚至穿孔、脱水、休克,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邓明红说,幼儿误食强碱后,不能随意喝水或催吐,而应立即喝鸡蛋清、牛奶、豆浆、浓米汤、植物油ml左右,既可中和毒物,又能保护消化道黏膜等。
另外,邓明红提醒家长,为了减少家庭意外伤害,家中的强酸、强碱类洗涤剂、清洁剂,一定要妥善保存,不能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如果发现或者怀疑孩子误服,应第一时间向医护人员求助。
因为误食的物品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第一类?误食酒精、咖啡、香水等:如果少量误食不会发生急性中毒,如果误食的量较大,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误食沐浴液、洗发水、香皂、牙膏、面霜、化妆水(不含酒精)等:基本上不会发生急性中毒或毒性很低,如果误食的量较大,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误食常见药品:如果少量误食如维生素之类的常规药物,可以让孩子多饮水,促进药物稀释排出;如果大量误食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以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提醒:催吐必须及早进行,如超过3~4小时,大部分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出现昏迷或者抽搐时不能进行催吐,以免在催吐的过程中发生窒息。总结:如误食量少,可以先观察,如误食量大,医院第二类?误食容易发生呛咳的物品,如,纸张、蜡笔、水画笔等:若不断咳嗽,表情痛苦,考虑有误吸,紧急就医。?误食外形较为光整的固体物品,如,纽扣、串珠、果核、小硬币等:若是哽在喉部,可尝试催吐,若是吞入腹中,可等待与粪便中排出,若是大量吞入腹中引起消化道不适,紧急就医。总结:如误食量少,可以先观察,如有不适,不必催吐,医院
第三类?误食挥发性的液体,如,汽油、煤油、香蕉水、指甲油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挥发性的液体呕吐时容易吸入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误食杀虫剂、防虫剂,如,农药、樟脑丸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毒性强,很快会让孩子发生昏迷或抽搐,此时催吐极易发生窒息。?误食强酸、强碱物质,如,漂白剂、清洁剂、去污剂、电池、普通干燥剂(硅胶对人体没有毒性,可经由粪便排出)等: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立即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服下,紧急就医。因为催吐强酸、强碱溶液,会造成食道反复灼伤。?误食尖锐的物品,如,首饰、回形针、钉子、碎玻璃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尖锐的物品可能会划伤食道和气管。总结:不可催吐,立即送院。家里有小孩的赶紧收好这类物品!转发提醒!资料来源
珠江商报、广东医科医院、佛山日报全媒体
回顾往期精彩内容健康俏管家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