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家建议分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

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传播迅速,现已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出现了流行趋势,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刚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临床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此次发布的专家建议与国家卫健委不断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出一辙,相得益彰。本次我们的分享着重在心肌标志物临床应用上。

COVID-19患者临床表征除了典型的呼吸系统表现,也有一定比例出现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心肌损伤在COVID-19患者中比较常见,心脏内科专科医师进行及时诊治,对于降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定义

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是指COVID-19确诊或疑似患者中,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和(或)降低超过第99百分位上限,且无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可伴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

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如果心肌酶谱、D-二聚体等指标持续性增高,说明炎症反应加重、凝血系统激活,可能存在心肌损伤,提示预后不良。

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心功能受损,是诊断心功能不全及其严重性、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但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与心肌损伤相比有一定滞后性,因此发病极早期检查BNP或NT-proBNP正常或仅有轻度增高者,短期内需要复查。

实验室诊断

疑似或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TnT)升高和(或)降低超过第99百分位上限,并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诊断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

总结

目前对于COVID-19引起心脏损伤的机制仍然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COVID-19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心肌损伤。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基础疾病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肺炎病情的发展,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rq/10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