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9岁的男性患者,一场起病隐匿的干咳、气短伴消瘦,肺中“硝烟”已起,大敌当前,您是否在蛛丝马迹中找出“元凶”是谁了呢?
病例回顾
病例回顾
患者为59岁男性,入院前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轻度活动后气短,伴一过性发热。无咯血,无胸痛。近4月体重下降5kg。既往有阵发性房颤12年,3年前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口服胺碘酮半年。入院查体无特殊。
入院后查LDHU/L,余无特殊发现。胸部CT: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影,反晕征,右上肺实性小结节。
完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大致正常,BALF病原学和TBLB病理均无特异性结果。
患者诊断未明,临床表现、影像和初步检查缺乏特异性,于是行胸腔镜肺活检。
胸腔镜肺活检
胸腔镜肺活检病理:
(光镜)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宽,小叶间隔内大量大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未受累。
(免疫组化)CD3(-),CD20(+),CD79α(+),CD34(血管+),AE1/AE3(-),Ki-67index约80%。CD34染色后可见大量淋巴细胞聚集于肺毛细血管、小静脉及小动脉内;血管内的淋巴细胞CD20染色阳性。
图A.肺泡间隔增宽(HE染色×)
图B.小叶间隔内大量大淋巴细胞浸润(HE染色×)
图C.被CD34勾勒的毛细血管内大量淋巴瘤细胞(CD34染色×)
图D.血管内聚集的CD20(+)淋巴瘤细胞(CD20染色×)
PET/CT
明确诊断后,行全身评价。PET-CT:双肺代谢增高结节影、磨玻璃影及索条影(病变同术前CT比较显著进展),左肾上腺代谢增高灶,T12椎体代谢增高。
最终诊断: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期)
治疗与转归
患者行R-CHOP+MTX方案化疗,治疗2程后复查LDH降至正常,复查胸部CT:肺内病变消失。化疗5程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序贯利妥昔单抗及免疫抑制治疗,随诊5年病情无进展。
讨论
反晕征
“反晕征”,是CT表现上的一种特殊征象,表现为病灶中心呈磨玻璃样密度影,周围环绕实性条带。反晕征最早被认为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特异性征象,但随后发现,其可见于多种不同疾病。因此,影像学的“反晕征”缺乏特异性,需要进行广泛的鉴别诊断,积极寻找病原学和病理证据。
反晕征的病因
感染性疾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结核病
毛霉菌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组织胞浆菌病
副球孢子菌病
隐球菌病
非感染性疾病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结节病
肺水肿
贴壁为主型腺癌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肺栓塞/肺梗死
血管内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
IVLBC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主要特点为血管腔内聚集大量淋巴瘤细胞,可累及不同脏器。根据目前WHO分类,IVLBCL定义为一种结外B细胞淋巴瘤。IVLBCL最常累及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亦可累及其他脏器,如肺、肝、肾、肾上腺及前列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神经系统异常(包括痴呆或局灶功能障碍)以及皮肤结节或斑块。
肺血管内淋巴瘤
IVLBCL的肺部受累在尸检患者中并不少见(约60%),但以肺部症状为主诉者不多,如果不伴有皮肤或神经系统异常,单纯以肺受累为主要表现者临床诊断困难。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常见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乏力、盗汗及体重下降。
肺血管内淋巴瘤和其它类型淋巴瘤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肺血管内淋巴瘤的重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广泛肺小血管受累,因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均有特征性表现。
首先,与影像学不匹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是该病的重要特征。病人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以缓慢发生,也可急性起病或者快速进展、导致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常见。另外,病人可以表现为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或者肺梗死。临床上,当出现与影像学不匹配的严重低氧血症、通气功能相对正常而弥散功能重度减低,或者伴肺高压表现时,需要警惕肺血管疾病,病因可包括肺血管炎、肺血管内瘤栓、肺静脉闭塞症、血管内淋巴瘤等,而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可能作为提示血管内淋巴瘤的线索。
其次,肺血管内淋巴瘤影像表现不同于普通淋巴瘤。常见的肺淋巴瘤在胸部CT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肿物或实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而肺IVLBCL的影像学或者表现轻微,或者呈双肺弥漫间质性改变,可表现为斑片状、胸膜下或弥漫性磨玻璃影,有时伴小叶间隔增厚、线状影或网格结节影,少见情况下可出现双侧小叶中心性磨玻璃结节及支气管旁磨玻璃影、局灶或段的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空气潴留以及胸膜下楔形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常常不显著。
本例报道证实反晕征亦可以出现于IVLBCL,也提示对于表现为反晕征的患者,在临床不符合也无上述常见感染及非感染病因的情况下,应积极进行肺活检明确诊断。
本例小结
√肺血管内淋巴瘤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反晕征”这一影像表现,有特征性、而无特异性,可以见于多种感染或者非感染性疾病,需要结合临床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
文字来源:张婷彭敏施举红刘鸿瑞
版面负责:张婷彭敏
版面编辑:张硕
参考文献:
PengM,ShiJ,LiuH,LiG.IntravascularLargeBCellLymphomaasaRareCauseofReversedHaloSign:ACaseReport.Medicine(Baltimore).Mar;95(12):e.
协和呼吸赞赏
长按中科公益抗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m.com/zz/8628.html